绿林网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锦集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锦集

《教授与年轻人》是一本由河森堡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20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一):如果知识会说话

当有人愿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用小说对谈的形式一点点铺陈开来,从天文到地理,从光子到秦始皇,从外太空到红旗的红色,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当有人愿意静下心来,从零到有塑造了两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二次元空间里用心灵对话,从一个反问开始,到一个结论结束,好似经历了宇宙大爆炸似的灵魂拷问。 当有人天马行空的抛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你摸不到头脑,又马上展开一幅绚丽的画卷从零到有的梳理这个美丽星球上犄角旮旯的为什么。 走进书店,你能看到各种儿童科普读物,占据店铺半壁江山。可是走到成人科普读物区,简直像走进寺庙里的藏经阁,每本都会伸出个老夫子的脑袋晃荡着死板的说着你永远都听不懂的话。让一部分想拓展知识的大人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又不知道如何继续。 我从不否认我是因为河森堡的颜值和口才开始注意他的。但我也必须要强调,因为认识了河森堡,我整个知识体系的走向开始呈现扩散化发展。以往经验里绝不会碰的领域现在成了书柜里的主力军,哪怕是再艰深晦涩的量子力学,都因为河森堡推荐选择的初级类不再难以触及。再次走进书店,像有了河森堡这个人形AI,瞬间让适合我的书籍自动的粗体加黑闪闪发光。 因为认识河森堡,看了河森堡的书,整个阅读领域都进入高速发展的5G时代,真心希望他能继续在这条并不好走的科普知识领域大放异彩,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他和他天马行空的世界。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二):仅仅适合科普

不知道作者是因为政治正确还是想要传授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在历史文化篇老是掺杂民族情绪和精神。提出中国缺乏宗教信仰是因为生活富足等等,而且我们学习历史是要继承前人的优良精神,我觉得很牵强,历史也分好坏吧。每个题目都是几页完成根本没有良好的论述。科普显得很浅显有种全是精神鸡汤的感觉。

教授与年轻人

8.3

河森堡 / 2022 / 中信出版集团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三):追问世界就是追问人生

书中设定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背景,用“荒白教授”和“秦子”的对话展开追问,把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社会生活与哲学思辨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展开,让读者重新思考知识之于人类当下和未来的价值。

本书围绕四个科普部分设定了相关情节,能让人十分轻松地读下去。更重要的是,此书言之有物,参考了大量文献让本书的理论知识基础十分扎实。从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到戴蒙德的《崩溃》,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陈寅恪先生。

讨论“为什么是红色”的时候

教授从“大氧化事件”到“山顶洞人”,从书写原因到礼制等级(品色制度),从胭脂到铅丹,最后再到巴黎公社,所谓跨度之大,知识储备之广让人倍感欣喜。

讨论“死神的寿命”的时候

教授从无性繁殖到“彼得·沃德”的“美狄亚假说”,(美狄亚假说介绍:在沃德眼中,生命就像希腊神话中杀害自己孩子的“恶母”美狄亚一样,既创造生命,又带来毁灭,加速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生命的死亡。如果任其发展,终有一天,地球上的生命会使适合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过早地终结。在这本惊世之作中,沃德向读者证明,除了一次地球遭受撞击导致的物种大灭绝之外,所有物种大灭绝都是生命本身造成的。)这一假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然而生命的广阔就是在其不确定性。并且以此来引发人们新的思考方式。

讨论为什么要读书的时候,更是字字珠玑,可谓真知灼见。人为什么要阅读呢,为了打破局限,寻求更多可能。讨论到如何写作的时候,教授说“生活是最好的写作老师,但它却只收取岁月作为学费”。

我认为这是一本被书名耽误的科普读物,它完全适用于初中以上的人们阅读。我们的生活不应该仅限于有限的社交网络,更应该看一看这世间万物。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四):迷茫前行的路上,总有颗星星指引你

这本书在看简介的时候,很有之前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和佛祖对话、和上帝对话的意味,通过“荒白教授”和“秦子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让所涉猎的话题容纳百千。在这三十场日常对话中,谈及了自我与社会、历史与未来等等,总有那么一场对话会引起你的兴趣,让你对于这个世界加深理解。

在历史文化的版块中,我最想探讨的就是“崇洋媚外”了,这个词语在近些年一直在被不停地使用。好似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可以接触到的事情越多,那么一旦出现了一些争端,”崇洋媚外“就会被人们拿出来使用。可是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崇洋媚外“,教授通过我们的坐姿进行了一番历史的探讨。

原来我们现在常用的坐姿最早就是从西方传来的,在古代时候的中国,人们习惯的坐姿还是跪坐,所以当我们每日使用着西方传来的坐姿,又怎么能轻易说别人“崇洋媚外“。只要我们的内心明白,我们只是在学习有用的知识,因为知识是不分国界的,但我们用一颗求知好奇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此时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说过了被时间抛在背后的历史,就可以谈论一些遥远的事情,比如头顶的闪亮繁星。当我们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探索浩瀚的人性长河,我们对于各种文明的研究,最终也是在研究人类。尤其是当作者将两人的日常对话构建在大学环境中,只有最后一名学生的专业,一旦秦子同学离开了,那么这个专业也将不复存在。在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本可以继续保存的专业,却因为一封信的到来,被迫面临艰难的选择。

原本对于秦子而言,只要不学医学什么都一样,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也仅仅是因为荒白教授的一席话打动了他。这一年中的30场对话却让秦子对这个专业、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当他毅然选择为了无国界医生、为了虹语离开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明白,秦子终于找到了他的人生价值。每一个阅读这些对话的人,都能在其中收获思考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如果最后也能明白自己的人生该走向何方,也就不枉费荒白教授的一番教诲。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五):高冷教授与痞子学生的人类学对话

《教授与年轻人》这本书是河森堡的对话体思想随笔。这书的形式挺新颖的,设置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人类学教授,一位是学生。据说这位教授是河森堡根据歌手阿云嘎的形象设计的,玉树临风的。第一页还有两张教授和学生的动漫插图,非常有耽美小说那味儿。

河森堡是微博上的大V,没太关注他的东西,在印象里就是挺博学的。但是看这书很有点儿小孩子气。可能就像人家说的,男儿至死是少年什么的。河森堡在介绍自己的书时说他一直想要寻找一位像导师一样能够带领自己的人,但是现实中没找到,所以就把他写在书里了。那么河森堡是将自己代入到教授身上了还是学生身上了呢?可能都有吧。这位教授有点儿装得过头了,用”自视甚高“这个词儿来形容都不能达到他的境界。可能因为他是河森堡理想中的人物。 本书中人类学教授只有这一位学生,而这位痞气十足的学生还是心不甘情不愿进入这个人类学专业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被老师的高妙思想碾压这样的情形。根据师生二人的谈话内容,本书分为了四个章节,包括历史文化篇、自然科学篇、社会生活篇和认知思辨篇。这其中有挺多令人感到新鲜的题目,比如社恐未必是坏事、“崇洋媚外”是一种什么心态、学习历史的意义、无聊的本质等。 河森堡的很多想法还是挺有趣的,比如幽默的内核是悲剧,上瘾的真正原因其实是生活内容和精神上的空虚,无聊的本质恰恰是因为选择太多,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即便不是为了实用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聪明等。但是有几篇我认为有点儿过了,比如外星人到了地球上空,学生很紧张,教授却稳如泰山并且给学生讲人家是高等文明,懂得追求增量,不会动武。人类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进入到别的星球是因为“我们的心冷酷粗粝,彼此消耗伤害……,无法孕育跨星际所需的技术……”这一段也太装了。受不了。 还有“世俗的华夏”一文,学生说中国就是因为没有宗教所以很多人做坏事什么的。教授大义凛然地历数宗教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坏处,以及中国因为没有宗教所以才平和安全。这种拉踩不应该是公知做的。中国没有宗教是因为没有形成宗教的土壤,特别是我们几千年来尊崇的儒家文化排斥鬼神,这是非常大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我们不信仰宗教也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什么优势,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一直都是处于弱势的,现在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已经是很庞大的一个数目了。河森堡老师的这本书看得让人很热血,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真好啊!但是有些地方是过了。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六):在追寻答案的路上

没错,这是一本科普故事集。

但我要先感叹一下作者的精巧的构思以及浪漫的语言。

很显然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看的书,所以作者为了提升年轻人的阅读兴趣,紧跟时代的给书中的主要人物立了“人设”。

荒白教授——年龄32岁,身高182厘米,体重80千克,血型 O,甚至还有隐藏技能,是空手道和柔道黑带。他忧郁深沉、咖啡成瘾,正直克制、喜欢说教。

秦子——年龄 19岁,身高178厘米,体重70千克,血型 A,他热情冲动,没什么耐心,喜欢抱怨,好奇心重。

而在这本书的开篇,荒白教授就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受疫情影响,学校决定撤销既冷门招不到什么学生又不能为学校带来声誉上回报的人类学专业。而秦子则是唯一愿意跟荒白教授上课的学生,当然校董也以一学年为期,来决定荒白教授的工作能否保住。

于是故事就这样带着倒计时开始了。

作为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开场真的很吸引我并且有代入感。而且书中的科普内容也是通过秦子与荒白教授的对话来展开的,非常有趣。

书中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历史文化篇、自然科学篇、社会生活篇以及认知思辨篇。

这其中谈及到了许多我们或多或少都曾在意过或思考过的问题。例如,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数学为什么是必修课?老人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无聊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看到这些问题仿佛膝盖中了一箭,相信在许多人被数学题虐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都曾经哀嚎过“人为什么一定要学数学啊!”

但在这本书中我最想写一写得却是《世俗的华夏》这一篇,刚好就在前两天,妈妈打电话来跟我说姥姥家有一个人生病了,医院已经劝说家属放弃治疗让他们出院,但是那个人的母亲没有同意,让医院继续治,同时那位母亲在“修好”,并且据说已经修了很多年了,然后过了几天那个人的病就好了,于是,据说村子里面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开始“修好”了。

但至于具体是修的什么好,怎么“修好”,因为妈妈也是从电话里听我姥姥说的,所以她也说不清楚,我就更说不清楚了,我听完这个事情迟疑了很久之后跟我妈妈说,反正是“修好”那肯定是做好事,不管真的有没有用多好,不做坏事总是好的,哪怕是当个心灵寄托也可以吧。

挂了电话之后我也跟男朋友讨论过关于宗教与迷信的问题,男朋友是个唯物主义者,当然更多是相信科学与医学的力量,所以对于“迷信”并没有什么好的感观,但我却想跟他说的是宗教信仰为什么会存在,并且为什么在中华文明里面是永远无法被剔除的一部分。

正如荒白教授在这一章中对秦子所说“如果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越多,人就越倾向于拥抱宗教。”但幸运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属于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并且不论是曾经的礼治天下,还是在当今的法治社会,都使得中华民族不至于彻底被宗教束缚。

而对于信仰宗教来说,他只是属于个人自身的选择,与人的好与坏无关。

而通过这篇故事我也发现,这本书中的30篇科普或许只是本书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这本书在带领我们走近更为宏观的思维方式以及眼光长远且更为深入地看待问题的角度,这或许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吧。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七):科普界的“福尔摩斯+华生”

《教授与年轻人》是一本个性极其鲜明的“对话录”。

这部科普作品从选题上来看是非常宏大的——这自然与作者河森堡扎实的科学素养有关,还与书中的人设相符。本书的主人公之一荒白教授,是位研究人类学的专家。这个学科我们日常听到的不多,实则包罗万象,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虑到选题实在过于分散,而且很难找到其中的共通点,本书采取了这种有趣的对话形式,来展示略显庞杂的内涵,的确是非常巧妙的。

“荒白教授+秦子同学”的组合,很容易让人想起“福尔摩斯+华生”的经典搭配。同样是在开场中先声夺人般地从某个细节入手,推断出一系列令人颇为震惊,然而又合情合理的结论,这种组合形式在本书中将优点展露无疑——作为无所不知的一方,荒白教授研究方向冷僻,正直且深沉忧郁,而且咖啡成瘾,体能优异,这些特点一一列举出来,让熟悉福尔摩斯的人忍不住惊呼:那位头戴猎鹿帽、叼着烟斗在伦敦浓雾中穿梭的神探,是不是换了一种样式出现在大学校园之中。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秦子同学的经历和华生相比重合度没那么高,但“充满热情”和“有异国成长经历”,还是会让人联想起华生初见福尔摩斯时刚刚从阿富汗归来的那一幕。

如果说伦敦街头的神探解决是一件件疑案和奇案,那么这对“师徒组合”解决的,是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种种有趣的疑问。本书提出的问题,都是很有关注度的:从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到社会生活、认知思辨,其中一些问题,很好地解答了流传在社会上的一些所谓的“疑问”。比如,“历史无用论”及其各类变种,在现有社会中很有市场,荒白教授从甲骨文入手,在随后的几个问题中,大体将这个问题完整地予以解答。在“世俗的华夏”中,荒白教授很好地反驳了“没有宗教就没有信仰”的谬论。针对“缘何要探索外太空”这个问题,荒白教授以科幻小说为例,从工业革命讲起,最终提到“军民融合”带来的种种好处。短短几页,便包含无数有益的概念和道理。

当我们说到“红色”时,我们是在说什么?这个章节在本书中最长,也能看出作者试图援引古生物学、矿物学、光学、力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古建筑学、政治学等等种种学科,在列举了从古至今涉及红色的种种典故之后,强调了“红色”之于中国的特殊意义。这个小故事如果稍加扩充,就能单独成册,由此可见里面涉及的内容有多么博大精深。

当然,“师徒组合”也存在一些缺点,最明显的问题,在于部分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有些痕迹化的程式,显得不是那么自然。荒白教授有时故作深沉,显得派头过足;秦子同学有时又显得过于幼稚,让人怀疑高分的背后有没有猫腻。从文末来看,师徒二人的抉择非常高尚,但总让人觉得脱离实际。或许,这是为将来第二部、第三部埋下伏笔,相信随着笔调的愈发成熟,这对“师徒组合”应当像福尔摩斯和华生一样,继续为大家送上更多更有意义的后续故事。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八):那份传承至今的精神共同体,你我都找到答案了吗?

一所私立大学内,只有一名学生报名的专业开学了,校董给教授一年时间,如果不能把这名顽劣的学生教出名堂,或者说,学生投诉老师教学质量不行,那么这个“人类学专业”就要关门大吉了。

面对每天的倒计时,学生秦子却和教授走过了异常丰富有趣的一年。

这正是《教授与年轻人》这本书里,秦子与荒白教授相遇的故事。

《教授与年轻人》的作者河森堡,是特别会讲故事的科普作家。擅长用故事来表达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乐趣。已出版畅销书《进击的智人》、《了不起的博物馆》等。

在《教授与年轻人》中,作者将思考、思辨、我们人类的曾经与未来等多个领域,用一个个有趣有料的小故事编织起来,汇聚成了30场有关宇宙、历史、社会、自我等宏大命题的思辨之旅。

在《教授与年轻人》中,秦子问教授,人们研究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

教授给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因为人类的生存是需要有一个精神共同体的。

什么是精神共同体?比如说,如果有一所学校把学生都开除了,所有的老师也辞职了,教学楼被炸成平地,这个时候学校还存在吗?

琴子说,学校都成平地了,当然不存在了。

但是教授却回答说,其实在废墟上,只要我们愿意,还可以建起一所学校,只要学生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来这里上学,只要老师们愿意,他们也还可以回来工作,学校的名称也可以和以前是一样的。

因为学校即便被炸成废墟,但是只要人们愿意,就还能让他再建立起来。

这并不是说一个学校是永存的,因为如果上级有关部门下令废止学校,那么学校也许就真的不存在了。

在人们的思想中,只要认为学校存在,它就是存在的,在精神上是存在连接的,这就是精神共同体。

这里讲到的精神共同体,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载体。无论是文字也好,建筑也罢,其上都承载了人们的情感,让思想得以延续。就如同千百上万年以来的甲骨文一样,人们之所以会对甲骨文深入研究,就是想要在甲骨文中寻找那份远古的精神共同体。

从诗经到春秋,再到一脉传承的现代,中华民族用文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就是中国人的文脉,也就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共同体。

这是一个大的命题,如果小到我们每个人,想要追求什么样的精神共同体,就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了。

有一天秦子听到教授在弹吉他,他觉得教授弹得非常棒,都可以媲美演奏家了。但是教授却告诉他,他的技巧距离演奏家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秦子问教授,这么有天赋却没有进行专业训练,会不会觉得遗憾?

教授却说,不会遗憾,因为成年人再怎么努力,也完成不了某些专业性的训练。

这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原因就在于,一个叫髓磷脂的东西。

简单点说,无论是艺术还是体育,那些艺术家和运动员们在经年累月的练习中,都可以通过髓磷脂构成的稳定的神经通道,让一个人从入门到精通。

只不过,这个东西是年龄越小的时候潜力越大,年龄越大,作用就越来越小了。

所以说很多专业技能需要练童子功,如果没有童子功,到成年以后,就很难练到极致的水平。

教授与年轻人

8.2

河森堡 / 2022 / 中信出版集团

有一天,秦子写论文,用5个小时只写出5行字,而且改了很多遍,总是觉得自己词穷,憋不出来更多的话。

教授拿过来一看,确实如秦子所说的一样。

秦子说自己没有写作天赋,但是教授却告诉他,其实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秦子的文章之所以无趣,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观点太多,事实太少,也就说,他的文章里,只有一些大道理,而没有案例来辅助。

教授提到,这其实是人类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

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他让秦子在图像软件上指出,介于黑和白“稍微有点儿灰”的点,秦子指出来的部分,只是他自认为的“稍微有点灰”,和教授认为的

“稍微有点儿灰”,其实是有偏差的。

所以说,人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参杂一些主观的看法。

如何在写文章时避免讲太多道理?教授指出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减少形容词和副词。

如果文章里面全都充斥着作者的主观判断,通俗一点讲就是作者在自嗨,一篇自嗨的文章是很难打动读者的。

教授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怎样形容一位姑娘非常美丽?如果只用“美丽的”、“漂亮的”这种字眼,就会显得很无趣。那么换一种方法,说“这个姑娘走过楼道是,旁边的男士见了她都不由自主地收起肚子。”这种在美女面前隐藏自身缺点的心思,就表达了出来,文字也就生动了起来。

这就是减少“美丽的”等形容词,而是着重描写真实的发生的现象。

在《教授与年轻人》中,这种用科学方法解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或者精神内涵中的问题比比皆是。作者用通俗有趣的故事,一一讲解出来。翻开这本书,不仅是在看故事,更是在涨知识。

这是一本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正如有句话说:“人欲求知须及时,不然,纵然后悔百次也无济于事。”

《教授与年轻人》读后感(九):河森堡:在感到迷茫时,我曾希望能有一个睿智的前辈给予我指引告诉我该何去何从

“18岁以后的爱好只能当成爱好吗?”“我们读书、追寻诗和远方,有什么价值?”“研究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 …… 这样的问题常常在脑中一闪而过,但却没有多少时间用来追寻答案。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思考和追问有时已成了一种奢求。

或许,你也重新思考过知识之于人类当下和未来的价值。对于这个问题,科普大V河森堡也常常发出他的追问。

一次偶然,刷到河森堡老师的微博,是关于荒白教授和秦子同学关于宇宙话题的讨论,他们将我们拉到一个近距离参与者的视角,讨论的话题看起来十分宏大,却又与萦绕在我们脑海中的困惑相联结,不知不觉中给了我们答案。

正如马伯庸的评价:鞭辟入里的调侃,渗透世情的通透,同时于虚构中传递世界的真实。

故事中话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历史,有科学,有哲理,有生活,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将知识和观点分享给我们。

同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会随着不同角度的话题变得生动立体起来,他们也有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也有对很多问题的苦恼和困惑。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得越多,也就越会尝试去思考事物的本质及关联。我们遇到的疑问和问题,故事里的人物也都会遇到;他们寻找答案的过程,或许也映射出了那个追寻着眼中远方、脑内繁星的自己。

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当你学会深思与追问,万物将为你指引。

而这本河森堡编写的《教授与年轻人》,将指引我们从星辰大海到生活哲学开启一场思辨之旅。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教授与年轻人探讨30个关于自我与社会、历史与未来的话题,在一问一答中解决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和困惑。

这次,由特别会讲故事的科普作家河森堡执笔。在这样的讲述中,比起知识本身,《教授与年轻人》更能让你获得的是一种将多学科交叉的信息融会贯通的意识,学会如何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中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追问,以及如何探寻现象背后的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让知识成为打开视野、理解万物、增长智慧的工具吧。

01

听有趣的人讲故事让知识“活”起来

河森堡是谁?

坐拥微博600万+粉丝的河森堡已然被贴上许多标签:最红博物馆讲解员、知识网红、人肉背词机、脑力最性感的人、行走的荷尔蒙……

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多见,能在博物馆展厅里旁征博引,随口一谈就是上下几十亿年,也能在地铁口当街与小偷搏斗,徒手制服对方。

他很谦虚低调,别人评价他为“文武双全”,他自己却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武艺达不到这个层次,十几年的格斗训练不过是个爱好。

他知道怎么把摄取到的知识养分转化为有趣的表达,再传递给大众,“会讲故事”成了他另一个标签。

他会在讲历史、科普时,用有趣的故事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在博学中夹着幽默,像打开了一条细细的门缝,让人对本来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立体且有趣。

所以每一次河森堡出书,大家的评论都是期待已久,一看就很有趣。这次也不例外,这本《教授与年轻人》中,有很多有价值又有趣的故事在等着你。

02

足下的土地,头顶的星空享受一场知识盛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知识的获得往往从提出疑问开始,《教授与年轻人》里就罗列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并尝试给读者介绍不同的答案,引发思考。

比如你是否想过,人类为什么花大钱探索太空?

在河森堡的笔下,探索太空就是人类最具有意义的实践之一。

人类的弱点之一在于思维总是受控于实践经验,比如了不起的科幻作家叶永烈先生在1978年就想象出了悬浮汽车、人造食物,但唯独想象不到互联网的存在。所以,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人们将设定一个宏大的而艰巨的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将其细化成一个个具体切实的问题去解决。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地想出新方案、新点子,以突破过去实践经验的局限,并使得这些创新最终推广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做到过去人们思维所不及的事。

虽然太空航行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但是它所研究的各项创新技术却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些技术打造出更好的厨房用具和医用设备,更好的轮船和飞机,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和风暴预警,更好的通讯设施,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

人类的思维受控于实践经验,而探索太空就是人类最前沿、最具突破性的实践,它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牵引和溢出效应,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受益于此。

又如,你是否深入想过,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读书?

河森堡通过古怪的狱卒捉弄犯人和苏联学者与不识字的农民讨论关于熊的故事来说明,不知道牢门曾被偷偷打开过的囚犯,不会为自己没有逃亡感到后悔;不识字的农民也只会相信自己亲眼见过的事物——阅读会帮助人们获得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将人置于抽象的因果背景之中,并给予以大尺度根本性的指向,就是读书的意义之一。

一个人要做出明智的选择,就要让自己置于清晰的因果背景之中,明确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会在当下指向怎样的结果,但事实上,很多人是被排除在因果背景之外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03

对话的方式讲科普不经意间的思考沉淀

河森堡用对话写故事的这种形式的魅力,在于人情味。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跳脱出读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变成了一场对话的听众,在这种结构里,再一次拉近距离。

这种形式能使读者从特定的内容、各具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的词汇及表达方式中,体会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从而产生闻其声、知其人的阅读体验。

有了这些设定,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对号入座——也许你是那位深沉克制、稳重优异的荒白教授,也许你是本性善良、好奇心重的秦子同学。

整本书实现更轻量化的阅读,一对“被命运绑在一起”的师徒、轻松幽默的“对话体”科普故事,从自然科学聊到历史文化,再到生活哲学——读一篇“教授与年轻人”的故事,就仿佛旁观了一场聊天,不经意间获取到知识和观点,沉淀自己的思考。

学科交叉展现人文关怀,作者笔下的“荒白教授”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带给年轻人的答案不限于某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宏大的、深邃的、感性的。

在这本书中,教授关心“人类花大钱探索太空的意义”,关心“诗和远方”的价值,关心“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年轻人“秦子”继承的也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复杂信息融会、深度思考能力。

读过这本书,再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背后的逻辑,联想到教授提到的知识点,与身边的伙伴一起探讨的时候,收获也定能更丰富。

内容来源:本文内容整理自《教授与年轻人》,河森堡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