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名臣经典读后感有感

名臣经典读后感有感

《名臣》是一本由侯杨方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名臣》读后感(一):光看目录就觉得这书不得了!

索额图、明珠、隆科多、年羹尧、傅恒、和珅、纪晓岚、刘墉等等。都是老面孔了吧,无论是课本、书本还是电视剧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比如《孝庄秘史》里的索额图、隆科多,《延禧攻略》里的傅恒、福康安,《步步惊心》里的年羹尧等等。

看完侯杨方老师大清历史三部曲的前两部,《征战》《治世》对大清D国的崛起和兴亡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第三部《名臣》,侯杨方老师的着力点放在了历史人物上,历史的主角是人,人造就了社会,社会中所有的行为都是人在实施,历史进程也与人密不可分。

本书详细讲述了清朝几十位股肱之臣的历史故事,揭示他们鲜为人知的特殊面,凸显了他们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刻画了君臣博弈的历史细节,把一个个历史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在我们不曾参与的历史中,他们以什么样的面貌和行动流传千古的?

蕞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和珅纪晓岚这个组合,正如侯杨方老师所说,大概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太深,和珅和纪晓岚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和珅贪婪虚伪狡猾奸诈、纪晓岚能言善辩学富五车,可史实当真如此吗?

历史上和珅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美男子,纪晓岚年长和珅26岁,高出一个辈分,他们也没有出现像电视剧那般斗智斗勇的场面,毕竟年龄和地位的悬殊,而纪晓岚也全身心的投入在《四库全书》的编著上。而和珅这一章看得也是让人唏嘘不已,用侯杨方老师的话来说,少年得志火箭升迁迅速败亡。短短一生也极具戏剧色彩。因为聪慧善于察言观色被乾隆宠信,却也因为将宝全部押在乾隆一人身上,在乾隆寿终就寝之时,他的人生也就走到尽头了。

唉,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PS:这本书每一章都是一个历史人物的人生缩影,这种设计非常贴心,你不用承上启下一本书通读,可以先看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也可以随手翻开一个人物进行了解。

《名臣》读后感(二):满汉之分下不同的微妙人生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争议最大,这是无可辩驳的,后世立场各有不同,褒贬程度不一,因此,就有必要还原一下完整的清朝历史。但民国诞生后,连共和国都七十岁了,权威的《清史》依然诞生不了,只有N多年前遗老们编撰的《清史稿》,羞羞答答地添列在“二十五史”中。

17世纪以来的满清历史真的搞不明白吗?其实大家都懂得,现实的考量因素太多。不过,即便没有一部完整的《清史》出示,我们依然可以窥见很多历史的事实。在诸多书籍中,侯杨方老师凭借独特的立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征战》,展示了满清三百年的拓疆史,磅礴大气;《治世》,展示了满清诸多皇帝如何通过不同的手腕,把泱泱大中华捏合在一起;至于《名臣》,表面上展现的是诸多大臣的宦海沉浮的得失,但通读全篇,很显然,作者想通过各种人物的命运,实证《征战》和《治世》,证明这两部的立场和出发点是正确的,属于以人补史。

例如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细节,康熙重臣索额图和明珠,汉文化造诣都非常高,不是精通绘画就是精通青铜器,比汉人还汉人。康熙本人都汉化得非常厉害,可以说,不管满清贵族中有多少人保持满族本色,满清上层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进行汉化,把传统汉地的经营当做立国之本,同时减轻对漠南诸部的依赖。

另外,在重用汉人的同时,微妙地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岳钟琪的遭遇就可以说明一切。雍正用得着他的时候,“信任”得不得了,岳也立下了不世之功,可是在试探其加入八旗失败之后,岳钟琪就开始起起伏伏了,差点不得善终。而封建中央集权下的人性扭曲,还不仅仅发生在皇帝身上,在民间有着很高声誉的刘墉,竟然是靠文字狱发迹的,真实的口碑和民间的口碑相差极大...

发生在满清名臣中的人生沉浮,很容易让人想到侯老师在序言中提到的两个字:分裂。侯老师力图还原高度分裂的清朝,从“战”和“治”的理性角度,展现一个真实的清朝,让人非常耳目一新。《名臣》等著作不同于“新清史”系列,后者的角度还是离着中国人太远,而侯老师的文字表面上展现了诸多权谋,实际上展现了满清的优秀和不足,可以想象出,满族向汉族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处处以汉朝为榜样,一旦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样会抓瞎,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我有一种预感,侯老师的清史系列读物,表达的结构和方式是巧妙的,一旦机会成熟,这几本书解构再结构,就会是一本非常好的清朝通史读物,引导我们进行历史的反思。例如,如果说满清在前期,上层对汉化政策还有分歧,那到了雍正年代,就已经不是问题了,这才有了乾隆彻底搞定准噶尔的底气。

关于给清朝划重点,不应该仅仅是教科书上的那些内容,还有很多很多内容,应该成为主要内容。满清在明清易代、开疆拓土方面和在近现代的表现,注定是当下最重要的历史参考之一。

《名臣》读后感(三):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名臣》详细讲述了清朝几十位股肱之臣的历史故事,揭示他们鲜为人知的特殊面,凸显了他们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刻画了君臣博弈的历史细节。

在清朝三百年历史中,除了那些或昏庸,或贤德,或文治武功,或文采飞扬的历代帝王,还有数十名影响王朝命运的重要文臣武将,比如索额图、隆科多、年羹尧、陈廷敬、张廷玉、福康安、和珅、纪晓岚、刘墉、朱珪、琦善、肃顺、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他们在清王朝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左右王朝走向的作用,他们既是名臣也是棋子,他们的宦海沉浮之路既是王朝兴衰的清晰折射,也带给我们面对大变局时该有的大智慧。

在中国千年历史的各个朝代中,清朝是我们最熟悉但又误解最多的一个朝代。熟悉是因为清朝是我国封建制的最后一个朝代,离我们最近。并且讲述清代历史的书籍、影视等作品多如牛毛,凡人都能讲点清朝相关人物或事件;误解最多,也正因为相关作品的泛滥,特别是受到一些不够严谨的改编影视剧的影响,将其中杜撰的内容信以为真、弄巧成拙。

本书是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的清朝系列的第三部,其他两部是《征战》和《治世》。这套书分别从战争、帝王及名臣,三个不同的维度,详细分析明亡清兴的原因,着重于几十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揭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特殊一面,凸显他们在整个历史洪流中的作用,拨乱反正,抛弃脸谱化的定式,力争给读者一幅全景式、鲜活的人物形象。

你将看到:“索额图与明珠,康熙两位宠臣的截然相反的不同命运;隆科多,关涉皇位疑云与清宫的侍卫制度;福康安,身有”十三异数“的乾隆宠臣;和坤,少年得志,火箭升迁,迅速败亡的过程;纪晓岚,令人大跌眼镜的公众形象,等等……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观察与分析,将重点放在过往较少关注名臣真实“人性”的一面。即使那些被誉为英明贤良的忠臣名将,其实也有着与我们普通人同样的人性弱点,贪婪、嫉妒、好色、怕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性是相通的,书中的人物其实就“活”在当下,就在你我的身边,甚至就是你我自己。看懂世事,看清自己,应该就是这本书给到我们的最大收获。

《名臣》读后感(四):我的天,颠覆我三观

王刚老师从《宰相刘罗锅》里演和珅开始,一演就是演了10多年,被人笑称为了和珅专业户。当年他演的和珅早就深入骨髓,现在只要一提到和珅我就会想联想到王刚老师圆圆的脸和一双滴溜滴溜转的小眼睛,还有在皇上面前各种献媚的笑。虽然他演的是奸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让人讨厌不起来。

和珅出身于中等武官家庭,少年时候家境一般,想参加乡试没有考上。最后他承袭了父亲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六年后被皇帝赏识,提拔为御前侍卫兼副都统,过了一年又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一跃成为乾隆最宠幸的大臣,而当时他才二十六岁。

和珅到底是怎么发迹的呢?关键还是他长得好,很会说话,也敢于说话。

那么他是如何讨到乾隆的欢喜的且看《名臣》。书中不仅讲了他的发家史,而且还讲了于他一并在电视剧里就红起来的刘罗锅以及纪晓岚……

《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纪晓岚仪表堂堂,聪明诙谐,善于插科打诨和乾隆的关系特别好。他总是怂和珅。怂得我们看剧的人欢声笑语。

但是真实的纪晓岚可不是这样的人。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在乾隆朝他的最高官职也只有礼部尚书,根本没有入过阁。而和珅的地位却远远高于纪晓岚。虽然他文笔一流,编了著名的《四库全书》但是他的品才却一般。还有还有,最最夸张的是他其实很色。据记载,纪晓岚曾经因为编《四库全书》在内廷住宿,没有女人,最后就“两睛暴赤,颧红如火。”乾隆看了大吃一惊还以为他病了,纪晓岚却诚实的回答说好几天没有碰女人了。乾隆于是将两个宫女赐给他做妾。

这本书真是让我的八卦之心来一次大大的升华。

推荐指数:五颗星

这本书是侯杨方老师清朝三步曲的第三本。

书里不仅讲了我熟知的年羹尧,和珅,曾国藩,刘墉,张廷玉,李鸿章等等名臣,还有我不熟知的杨芳,朱珪,隆科多等等。从清初到清末一共33位名臣全部纳入书中。

一人一节,一人一故事。翻书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的喜好翻到哪节是哪节很是过瘾。

《名臣》读后感(五):福康安是乾隆的亲儿子吗?

《延禧攻略》中有这样一幕:傅恒的妻子尔晴在一天夜里爬上了醉酒的乾隆的床上,后来傅恒的儿子福康安出生,尔晴声称这是她与乾隆的儿子,当时为了报复富察皇后,又不甘心只与傅恒做形式上的夫妻,所以才心生此计。

如果福康安真是乾隆的儿子,那尔晴的举动可谓是真真报复到位了,既恶心了去世的富察皇后和魏璎珞,还明晃晃地给傅恒带了色儿。

不过电视剧拍得很隐晦,福康安到底是不是那一夜的结果,只凭尔晴一人之言也难下定论。

现在市面上很多的文学作品,比如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乾隆韵事》、作家二月河的《乾隆皇帝》等书中均有相关的描述,有的还绘声绘色地描写乾隆皇帝与傅恒妻子有情况并生下福康安的整个过程。

那么为什么关于福康安身世的真相,会出现这种走向呢?

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在他的著作《名臣》中给出了一些方向和答案。

《名臣》

在这本书里,作者侯杨方列举了造成“福康安是乾隆儿子”这种论调的几个原因。

其一,正史中记载过,傅恒很得乾隆喜爱,而他也的确很有军事才能,屡打胜仗,再加上他对乾隆很忠心,所以爱屋及乌,傅恒因公殉职后,乾隆在悼念傅恒的诗中写道:“汝子吾儿定栽培”,意思就是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一定把他教育好。

因为喜爱傅恒而喜爱他的儿子福康安,这事本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福康安竟然在生前就获得了皇族爵位贝子,死后更是被追封为郡王。

以异性封王,而能够按照宗室的待遇降袭的,只有福康安一人,足以可见他有多受宠。

其二,福康安的大哥福临安迎娶了宗室郡王之女为妻、二哥福隆安迎娶了乾隆皇帝的第四位皇女为妻,唯独福康安,皇帝没有把任何一个女儿嫁给他。

那么是因为乾隆皇帝没有适龄的女儿吗?

不是的,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刚好比福康安小两岁,两人还是很般配的,但乾隆皇帝也没有指婚给他。

其三,在《清朝的皇帝》这本书里,作者高阳提到:“和珅得以固宠的另一因素,即为厚结福康安弟兄。”

那么受宠的和珅,竟然也是靠着结交福康安才能得以保存现有的位置。

从上面几点我们可以看出,福康安的确非常受乾隆喜爱,而且已经到了令人觉得异常的地步,区区一个大臣的儿子,为什么能得到乾隆这样的厚爱呢?

无以为解,如果福康安真是乾隆的儿子,这一切可就说得通了。

宠臣异数福康安

但事实难道真的如此吗?

侯杨方教授在《名臣》一书中说道:

乾隆皇帝非常推崇汉武帝,因此福康安相当于是他为自己打造的“卫青”、“霍去病”,而福康安也用他的战功表明自己当得起这个名号。

也就是说,福康安这么受宠,其实还是因为他值得。

君臣博弈

很多历史问题经过时间流转,总会走向八卦、猎奇的方向,因为足够有谈资,才会被津津乐道。

但事实终归还是事实,只有真正深入剖析名臣的权谋智慧和生存哲学,才能正确揭示皇权切回维系君臣关系的重要法则。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