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甜蜜的苦痛》读后感锦集

《甜蜜的苦痛》读后感锦集

《甜蜜的苦痛》是一本由余成普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甜蜜的苦痛》读后感(一):“甜蜜的苦痛”

正如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到的那样,题目“甜蜜的苦痛”具有三层内涵。第一是基于“节俭表型”的预设所引申出的慢性病可以作为“结构性暴力”的一种隐喻。作为慢性病的一种类型,“过量摄取类”慢性病是人们物质生活进步,医疗条件改善(所谓甜蜜生活)所导致的结果,而之所以被称之为苦痛是因为这样的生活也造就了疾病的负担。第二层内涵是在“医学多元论”的体系之下,上寨的村民面对慢性疾病并不愿意降格使自己的生活围绕疾病展开,而继续过他们“甜蜜的日子”(虽然对于这种慢性病的应对方法是否具有区域性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认知观是否可以更加深入的分类我存有些许疑虑。与此相关的可以参看Kathy Charmaz的有关慢性病的社会学著作Good Days, Bad Days)。第三层内涵在于对慢性病的医疗照护形成了一种病人与家属、房族、乃至村落之间的纽带关系。正如阿瑟·克莱曼(凯博文)指出的那样在照护将病患与家庭、社区、社会紧紧地黏合在了一起。作者视这一过程为“甜蜜的苦痛”。(p.s.“要时常从人类学家的著作中寻求共鸣”。社会史的前辈们诚不欺我。)

《甜蜜的苦痛》读后感(二):研究的温度

文章从标题到内容以及方法基本上是充满辩证的,在矛盾中找解释的逻辑底色贯穿研究始终。 从标题来看,甜蜜的苦痛,作为一个矛盾结合体,冲突力十足,这是一个起乎量,关于质的有力表述;从方法层面,始终坚持主客位的辩证分析,结合一些科学理性认证的结果协同慢性病人速病的主体性表达,从内容上呈现出来外也就不仅仅是从结果上而更多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慢性病生成过程,同时这也是作者关注慢性病的求医问药的实践中的主体性表达,更是扩展到身体与情感照护层面的一些痛苦与爱护,研究把患者从分析工具拉回到了主体位置。 十分难得的是,我们能从冷冰冰的纸面上感受到研究的温度,太多的研究将研究对象工具化,我们很难去观照琐碎生活中的真实,更多是一些理论的验证,而作者将在统计学和民族志的基础上将结构性、地方性和主体性纳入同一框架中,让我们既看到慢性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模式,也触及总体格局下地方社会的具体处境和主体性表达。也就是说,文章让我们通过慢性病人的主体性表达看到了那些客观结果难以触碰的真实,这些东西模糊而零碎,但因为其主体位置和社科的人文关怀,一切就变得极为重要。有温度的学术研究大抵就是这般模样吧。 因为本身是在农村成长的,对于文中提到的″身病"和″命病"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略有感触。字里行间也能感觉到作者对所谓"迷信"的理解,这里没有科学理性的暴力,更多是一种人性关怀的温度。这大概也是做社科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不要以正确的名义去拯救,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有用本身就是存在的理由。 也许是自己对于经历研究方面的知识了解少,总感觉文章中关于慢性病人的患病过程的研究所占部分并不是特别翔实。更多是一种方法和学科的推介,起到的是一种背景的作用。也可能是我自己过于贪心,总想着从一项研究中获得更多深刻的见解,反观作者的多次回访,也许是太急于求成了,毕竟著作的附录笔记是可遇不可求的。文章的立意和方法自是需要学习的,也许会容易些,但做有如此有温度的研究大概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甜蜜的苦痛》读后感(三):研究的温度

文章从标题到内容以及方法基本上是充满辩证的,在矛盾中找解释的逻辑底色贯穿研究始终。 从标题来看,甜蜜的苦痛,作为一个矛盾结合体,冲突力十足,这是一个起乎量,关于质的有力表述;从方法层面,始终坚持主客位的辩证分析,结合一些科学理性认证的结果协同慢性病人速病的主体性表达,从内容上呈现出来外也就不仅仅是从结果上而更多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慢性病生成过程,同时这也是作者关注慢性病的求医问药的实践中的主体性表达,更是扩展到身体与情感照护层面的一些痛苦与爱护,研究把患者从分析工具拉回到了主体位置。 十分难得的是,我们能从冷冰冰的纸面上感受到研究的温度,太多的研究将研究对象工具化,我们很难去观照琐碎生活中的真实,更多是一些理论的验证,而作者将在统计学和民族志的基础上将结构性、地方性和主体性纳入同一框架中,让我们既看到慢性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模式,也触及总体格局下地方社会的具体处境和主体性表达。也就是说,文章让我们通过慢性病人的主体性表达看到了那些客观结果难以触碰的真实,这些东西模糊而零碎,但因为其主体位置和社科的人文关怀,一切就变得极为重要。有温度的学术研究大抵就是这般模样吧。 因为本身是在农村成长的,对于文中提到的″身病"和″命病"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略有感触。字里行间也能感觉到作者对所谓"迷信"的理解,这里没有科学理性的暴力,更多是一种人性关怀的温度。这大概也是做社科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不要以正确的名义去拯救,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有用本身就是存在的理由。 也许是自己对于经历研究方面的知识了解少,总感觉文章中关于慢性病人的患病过程的研究所占部分并不是特别翔实。更多是一种方法和学科的推介,起到的是一种背景的作用。也可能是我自己过于贪心,总想着从一项研究中获得更多深刻的见解,反观作者的多次回访,也许是太急于求成了,毕竟著作的附录笔记是可遇不可求的。文章的立意和方法自是需要学习的,也许会容易些,但做有如此有温度的研究大概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甜蜜的苦痛》读后感(四):甜蜜还是苦痛,患者还是病人

《甜蜜的痛苦-乡村慢性病人的患病经历研究》是我拥有的“玉润健康研究文库”系列书籍的第三本。这套文库一直致力于关注人类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所出作品,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余成普老师所著的这本《甜蜜的痛苦-乡村慢性病人的患病经历研究》也不例外,它是以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扎实的田野观察经验所书写的著作。

“慢性病”这个话题,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它发展过程慢、治疗时间长、几乎无法治愈、甚至最终导致患病者失去生命的特点时常显得十分残酷,对于患者及患者家庭来说,身患慢性病从而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亦是十分不幸的。然而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慢性病在老年群体的发生率极高,甚至有老年人受多种慢性病的困扰,这种长期困扰,不仅体现在躯体上,形成躯体化反应,还体现在精神上。甚至如书中所言,慢性病患者有时会被社会“标签化”。

在本书的绪论部分,余老师用丰富而详实的文献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村慢性病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明确此研究具有的巨大的价值及意义。

当慢性病患者被医生“宣判”患病时,他们往往不去思考患病的原因。甚至会收到医生的“安慰”—— “这就是运气不好,赶上了就接受。”接受现实本没错,但逆来顺受有时会让我们忘记归因和反思。在本书中,随着章节的递进以及研究的逐步深入,余老师描述了在其田野所在的侗族村寨的地里面貌及居民生活的环境,从生命历程的角度,将慢性病患者的患病可能性的原因进行了分类。

对于“标签化”这个问题,余老师在第五章中写道“他们不想与既往生活方式完全切断,过着病人特有的生活,因素失去与社区的联系。‘病人’这个标签和符号,只是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才得以显现的,而在日常的家庭和社区事务中,他们是家庭的一位成员、社区的一份子…”这也是为什么。

这部作品充满着人文主义色彩,它并没有将患者打上“病”的烙印,将患者的生活视为正常生活而非被疾病塑造的生活。阅读本书,不仅使我们社科专业的更具有人文精神,还给予我们更多的启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