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学的七大支柱经典读后感有感

科学的七大支柱经典读后感有感

《科学的七大支柱》是一本由【英】约翰·格里宾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的七大支柱》读后感(一):原子尺度开始对生物的演化的科普

这本书是从原子尺度开始对生物的演化进行科普。并没有讲到更小的尺度,夸克、费米子、希格斯场,也就完全不涉及量子论和规范场论。

序章是讲科学哲学。第一章是讲原子论。第二章讲元素光谱和核聚变。第三章批判活力论,讲无机物如何化学反应变成有机物诞生生命的。第四章讲宇宙学,生命需要的物质材料从哪来。第五章讲碳原子,这里没有对硅原子附带讲讲有点美中不足。第六章讲DNA。第七章讲水,氢键。

作为科普,整个思路并不稀奇,更适合给小朋友看,没有什么专业的前沿或艰深知识。但很多知识细节我都是第一次从这本书中看到,这点作为给小朋友看的科普很有价值。

《科学的七大支柱》读后感(二):从粒子到宇宙的共通法则

英国著名科普作家约翰·格里宾是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在从事天文研究的同时,他撰写了大量科普读物。约翰•格里宾的科普写作涉猎广泛,但受自身专业影响,尤其偏爱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单引进国内的就有《大众科学指南——宇宙、生命与万物》《物质神话——挑战人类宇宙观的大发现》《双螺旋探秘》和《大爆炸探秘》等。在这些书中,他以前沿科学理论挑战了诸多“常识”,以全新视角带领读者领略了宇宙的创生、生命的出现、物质的概念等主题。

约翰•格里宾的新作《科学的七大支柱》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以生命起源这一问题串联起了宇宙运行方式的七大科学发现。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原子和分子,DNA双螺旋谱写的生命之书,再到璀璨星辰和浩瀚太空,他为读者勾画了一幅关于宇宙及其万物的连贯的宏伟画卷,展现了它们彼此之间的紧密关联,最终展现了我们人类这一物种在无垠宇宙中的地位。

古希腊时代,德谟克利特就提出了“原子论”,但直到20世纪初,经由科学实验,而非形而上学的思辨,原子理论才得到确立。在微小原子核周围几乎虚空的空间中运作的电场力,才使原子粘在一起形成“坚固的”物体。而正是在这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电子核周围电子的行为,使人们弄清了恒星的构成。通过对太阳光谱的探索,人们得以测得太阳的元素构成。20世纪30年代,天体物理学家们发现了使太阳保持上升的压力分为传统压力和辐射压力,传统压力取决于粒子数量,辐射压力取决于电子数量,最终人们发现,太阳中氢原子核占91.2%,氦原子核占8.7%,其它的只有0.1%。

科学家证明了可以从简单的无机分子合成更多复杂的有机分子,利用所有生物中都能找到的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可以制造出有机物质。这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进步,证明了传统的“生命力”观念是虚妄的。

20世纪30年代,使用光谱学技术,人们发现气体云和星云中存在最简单的碳氢分子化合物以及碳和氮的分子化合物。随着研究越发深入,人们发现组成生命的许多基本原料都存在于太空中。

20世纪50年代,人们进一步理解了碳核共振和恒星内部的α例子携带的能量之间的巧合,这解释了对生命至关重要的诸种元素是如何被制造的。碳原子核共振的特性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条件。

科学家们继而破译了生命之书,认识到了DNA结构是复制遗传物质的关键,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点是氢键,因为DNA分子的双链只是通过氢键松散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其可以打开和关闭。不仅如此,氢键的性质还使水得以在海洋里低于冰点的环境中存在,因此地球即使经历了数次冰封,依然可以留存大量的水。这为生命演化提供了必备的基本条件。

但这些都只是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最终产生我们这样的智慧生物却需要更为苛刻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地球所处的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银河系的合适区位的太阳系”。即便如此,地球依然经历了来自内外部的严重灾难——小行星撞击、巨型火山喷发,等等,所幸地球生命都咬牙坚持了过来,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高度文明。而相对宇宙的巨大力量,我们的文明如此脆弱,不知何时仍将面临灾难的威胁。

虽然不长,但其实书中内容非常硬核。从粒子到宇宙,万物彼此联系。构成地球生命的元素都储存在银河系这一大原料库中,从这个角度讲,浩瀚宇宙也无非是宏大层面上上演的种种物理化学反应。生命也并不神秘,不过是种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生物遗传也无非是随机组合的物质传递。能够认识一切的智慧生命或许是孤独的,但我们在宇宙中的出现终究是一抹亮色。

《科学的七大支柱》读后感(三):我思故我在

“世界的宏大和微小,在思想之际只是须臾”。

人作为有知识的生物,其求知探寻终究要回到大地,朝向生命和自身。

这本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作者在序章所用的标题是“别处的世界:或许我们并不孤独”,而在结语时所起的章节名是“瓶颈:或许我们是孤独的”。

科学不就是如此吗?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质疑观点。

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未知的探索从未停止,而无数先贤们曾经提出来的观点经历了无数次的被推翻。

《科学的七大支柱》,顾名思义这本书中一共提出了七个有关科学的论题,分别是“固体几乎是空虚的”、“红心就是太阳,我们知道他们的构成”、“生命这里不存在”、“银河系:储存生命原材料的仓库”、“碳原子的巧合”、“生命之书由三个字母写就”、“冰难以置信的轻”。

例如在“冰难以置信的轻”中,讲的就是科学家们通过验证为什么冰能浮于水面?而这又是如何影响地球生命进化的?

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我们高中化学有学过的氢键,在这一章节中说氢键是科学最重要的支柱。它关系是生命之所以可能的分子,也就是生命之水。

而另一个重要信息是生命从海洋移到陆地上,地球产生了恐龙、橡树、兰花和我们人类等多种多样的生物,这一切都是从最近的雪球地球解冻融化之后开始的。如果没有七亿到六亿年前的雪球事件和随后的寒武纪大爆发,我们就不会在这里。

H2O,它在化学课本里面可以算得上是最简单的化学式之一,我在学习它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它背后还有着怎样的含义?究竟代表着什么?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但更多意味着对水的索取,我们需要水来做饭、清洁、维持生命,但如果追根溯源,却恰恰是因为有水,才有了我们。

作为一个相对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的文科生来说,书中提到的许多理论知识中还有很多是我以前没有触及过的,有些地方也有点似懂非懂。但坦白讲,相对于其他一些深奥复杂的科普类书籍来说,这本书真的算得上是语言友好,通俗易懂的。

所以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get到了许多知识点。

当然我更多的是被那些科学家们的探索与求知精神所感动,在科技、网络、通信等等都不是很发达的过去,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提出了无数令人类进步的科学观点,既使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的被推翻与否定、被当成疯子,甚至有像乔尔丹诺.布鲁诺那样被烧死的殉道者。但他们还是去做了这件事。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做追求真理的孤勇者。

最后想说,这本书开本很小,便于随身携带,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小开本的书,即使是阅读对于我来说会有些难度的这种涉及到理化生学科的科普类书籍,它轻便小巧的开本也仿佛在鼓励我——

“别害怕,你一定能看完”。

《科学的七大支柱》读后感(四):《科学的七大支柱》 支柱体系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

本来以为这本书会非常难懂,但是在阅读的某个时刻有点突如其来的灵光冲进脑细胞里,格里宾想说的是不是就是支撑人类文明向前的支柱体系啊?

支撑人类的生活确实可以用七大支柱来陈述,在古代,人类会以宗教与信仰来完成这种支柱的建构,而进入工业革命,物质世界的高度发展,旧的思想难以匹配新时代的需求,所有要建立新的支柱体系。

在《权力的游戏》中,安达尔人征服了新大陆,也将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带到了新大陆。安达尔人信奉七神,于是七神信仰(Faith of the Seven)成为维斯特洛斯的普遍信仰。而先民们信奉的神,主要流行于北境和野人中,则被称为旧神(Old Gods)。以与新神(New Gods)相区别。真实的人类历史中没有过七神信仰。很有趣的事,《权力的游戏》中却描绘得有模有样。但你如果用心去看这七种信仰,就会发现这七种信仰在各大宗教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体现。

虽然没有这些词,英语中确实有一些词根,比如sept-,意思是‘七’。该词根来自拉丁语数词septem‘七’。而这些造词的含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天父(Father) 代表着审判,人们向他祈祷以求正义得以伸张。

圣母(Mother) 代表着母爱与养育。人们向圣母祈祷,以求多子或怜悯。

战士(Warrior) 代表着战斗中的力量,人们向他祈祷勇气与胜利。

少女(Maiden) 代表着天真与纯洁,人们常向她祈祷保护少女的贞操。

铁匠(Smith) 代表着手工艺与劳动,人们常在有工作需要完成时,向铁匠祈祷力量。

老妪(Crone) 代表着智慧,人们常向她祈求指引。

陌客(Stranger) 七个形态中的一个例外,代表着死亡与未知。

可能等我们的物质生活发展到某种程度,我们又会回到宗教信仰去寻找人生的支撑,但是就目前的状态,我们还是要着力于为科学寻找更为值得去深思的支撑,而这些支撑会进一步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好,在物质生活变的更好的同时,才会有更多的人被释放出来,进入精神生活的追求之中。

《科学的七大支柱》读后感(五):短小精悍却饱含人生哲理的科普故事

上周,我被《大科学》震撼到了灵魂。尤其是男友说很多知识点是高中物理课上讲过的,而我却找不到一点关于这些的记忆,我惭愧于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学渣。而今天我读了《科学的七大支柱》,感觉我又可以了。

这本书的封面是我喜欢的简洁样式,而这本书也很薄,比类似的科普书《穹顶之外》,还要少几十页。但是当我读进去了,我发现本书作者约翰·格里宾是用最简短的语言去描述一个个科学事实,这些引导着读者去了解如“固体几乎是虚空”,这些是如何成为科学的七大支柱的。而《穹顶之外》的作者迈克尔·沃尔,是用生活中常见的故事,引导读者去发现里面的科学原理,进而想象地球外的生命是如何生活的。

男友戏称,我读这本书其实是在复习初高中理化生的知识点。我说,如果我在初中或者高中能读到这本书,那我在高中时一定会更努力学习理综。而现实是,我在高中时,学不太明白物理和化学,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在生活中应用它们,所以我只能保持及格的分数。

本书作者写作科普故事的功力很强。比如他在讲支柱二“恒星就是太阳,我们知道它们的构成”。这一章和《亲历宇宙史》的第三章《毕宿五:从颜色了解恒星的秘密》大部分知识点相同,不过本书作者写得更简洁一些。

而每一个支柱最后一两段,作者总结这个科学支柱的内容,并因此引出读者对下一个支柱的好奇心。作者可太会写作了,每一次引诱读者的点都不一样。这很难让人不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为了不剧透太多,我准备讲讲我对序章和结语的看法。序章标题是:别处的世界:或许我们并不孤独。作者从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出发,讲到了两个科学家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测算,认为地球是平的那位科学家算出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认为地球是圆的那位科学家算出的是地球的直径。第一位科学家已经很少被后来者记起,而第二位科学家却被记录在科学历史上。因为第二位科学家找到了追求科学真理的正确方法,“科学不应该是关于信念的,而应关乎对深信不疑的信念的怀疑”。

结语标题是:瓶颈,或许我们是孤独的。作者讲了银河系其他行星不太可能有过生命的现实情况,接着讲到了地球经历过的大危机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的大危机。最后作者发问了,“所有这一切是否意味着,生命之事在宇宙间纵然稀疏平常,但像我们这般智慧的生命毕竟罕见”。所以作者个人的结论是,“我们可能是孤独的”。

尽管这本书和我已经读过的《亲历宇宙史》、《穹顶之外》,有一些知识点重合,但这本书依然有很多新的启发人思考的知识点。如果你或者亲朋好友有初高中的孩子,或者你是一个爱学习的科普迷,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短小精悍的科普书。最后祝所有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阅读愉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