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读后感100字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读后感100字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是一本由[日]水岛广子著作,果麦文化 / 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读后感(一):尝试做了个导图哈

书籍思路:什么是情绪化,不要妖魔化,情绪该来就来,只是不要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破坏生活质量,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为什么会情绪化,简单归因为自我肯定不足,自我肯定充足就能善用情绪,怎么才能自我肯定充足,关注两方面,做到一升一减,即尊重彼此的领域,提升边界感;不纠结是否对错标准,减少对立感,安利了七个习惯,可概括为四类:关键基础——身体健康吃嘛嘛香、核心能力——转换视角(对方的、第三方的)、问题导向——我要我开心(以我为主、直奔目标)、打不过就跑——逃避现场、关闭频道,说了5种应对情绪化人的场景。总而言之,不被情绪左右,为爱痴狂,提升向内求的坚韧。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读后感(二):自我肯定度低的人就容易胡思乱想

一本短小精悍,适合情绪激动的时候翻开平静的书。前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写什么是情绪化,如何避免情绪化思考,产生愤怒等情绪的原因等等。和《被讨厌的勇气》中所强调的一样,收到他人情绪化的攻击,其实是他在他的“领域”发生的事,是他人的课题没必要用来为难自己。我们有必要面对自己一开始真实的初始情绪,但是没有必要夸张延展到“受害者心态”等等。如书名所说,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面对别人突如其来的攻击,即便是没有及时回击也没必要苛责自己。尽力在自己的“领域”放过自己。 最后五分之一篇幅也有写到一些具体的做法,比如写“好友笔记”。步骤① 在笔记本上如实写下自己的情绪,步骤② 写下自己的好朋友可能会说的话。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记录情绪”→“模仿好友安慰自己”的习惯。写笔记可以重拾之前几乎没有被意识到的“初始情绪”,最终提高自我肯定程度。 总体而言不要争对错、重在倾听;从“我”出发看问题;放下“应该”,为“希望”而生活;找到“自动开关”,关闭“心灵百叶窗”,可为之事,尽力为之;不可为之事,尽心从之”。以上就是这本书大概想表达的思想。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派上用途。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读后感(三):生气本身没有错

在经历一段感情后,意识到自己在亲密关系里十分“情绪化”。“生气”是常常出现的一种情绪,也一直困扰着自己,使自己越来越不喜欢在这段关系里的自己,所以选择暂时放弃了走开了。 书中很多观点其实描述了日常自己为什么会生气的原因。 比如,情绪化思考会源源不断地制造愤怒(从一个现象做过多无意义的延伸思考,因而自己困在其中,越来越难以理解和释然); 角色期待指的是你之所以会对某人产生不满,是因为这个人没有达到你的期待(对另一方的期待总是围绕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领域中,并未更多的在对方领域思考问题,我也常常不尊重彼此的领域,将价值观强加于人,是在入侵对方的领域。或许直接告诉他做什么,他就会做的很好,男人大多是“课题达成型”); 情绪化是对正确的执念(这点非常有感触,争执总是因为自己非常在意对错,但是相处中有时对错并非那么重要,再说正确与否是因人而异的,也许在对方的领域里,他也有这着他认为的正确,对做不到正确的人多一点包容,才是尊重。)。 情绪化的症结并不在于情绪本身,正视他接纳他,7个习惯(掌控自己的身体状态;转换视角看问题;写好友笔记;从我出发看问题;放下应该,为希望而活;远离让人情绪激动的现场;找到自动开关,关闭心灵百叶窗)。 人生而坚韧,也生而温柔。愿自己也在逐渐了解和掌控情绪中,成为坚韧且温柔的人。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读后感(四):《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学会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疗法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愤怒表明正在身处困境。情绪激动会让自己弱小无力。情绪化的人缺乏自我肯定。面对情绪化的人不要纠结谁对谁错。

自我肯定

接纳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有愤怒的情绪是正常的。可以默默写下自己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如:他这样说我很受伤。我感觉自己没有被重视。我吓了一跳。我当时很尴尬。可以多和自己对话,然后角色扮演作为朋友怎么安慰自己。即便对方说的对,也要好好安慰自己。

被别人指责时,不要总是想着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自己做了错事,应该想“我做这件事是必要的,而且没有影响他人,就只有他看不顺眼而已”

分清“领域”

如果别人不断地侵犯自己的“领域”(站在他的角度以他的标准评判自己),要默默对自己说,这是他的事,他怎么想,跟我没有关系。

放弃争辩对错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执着于对错。多去和亲人、朋友沟通,不要有太多的角色期待,直接把自己的想的说出来,比莫名其妙生气发火让人可以接受。

沟通中把“应该”替换为“希望”。把“你”换成“我”。如:你应该把袜子扔到洗衣机里。换成“我希望袜子能放到洗衣机里”…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读后感(五):近看封面有感

灵感源自封面

世界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恐怖童谣:

青蛙还是老鼠

傻傻分不清楚

耳朵是眼睛

眼睛才是鼻孔

看来又看去,青蛙老鼠应该是一家。

褪去尾巴换上新皮蝌蚪终于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蛤蟆,离开水塘本应该是快乐的一件事,实际上却是噩梦的开始……

新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各种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而终止,工作也不是那么如意,加上生活中的琐碎糟心事,蛤蟆先生容易焦虑和生气。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很难改正。后来这些坏情绪开始波及到周围的动物。

生气时的蛤蟆常常眯着眼睛,放大鼻孔吼道:“为什么总是这样!”这个时候的它就很像老鼠,所以大家开始叫它老鼠先生。

蛤蟆先生不理解大家为什么这样子,不管怎么解释,对方还是会回复:“是的,老鼠先生;好的,老鼠先生。”蛤蟆先生更加生气了,也渐渐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真的是老鼠?”

渐渐的,蛤蟆先生生病了,把自己关在家里……

朋友很担心这样的它,于是建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