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绪修复全书》的读后感大全

《情绪修复全书》的读后感大全

《情绪修复全书》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绪修复全书》读后感(一):《情绪修复全书》——当情绪来敲门,你有秘笈傍身

成龙参加国外访谈节目时,遭到百般刁难,对方不仅看不起成龙,还说一些瞧不起中国人的话,成龙暴怒之下,飞起一脚踹在主持人脸上,对方吓得不敢再说话,情绪失控的成龙,却让中国人竖起了拇指,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成龙的情绪失控和民族骨气有关。反观很多明星的情绪失控翻车事件,却与情绪管理不当有关,比如陈坤节目现场用耳机砸谢霆锋,薛之谦现场打架,陈冠希与黑粉约架等,这些情绪失控行为,很多是在被情绪触发的一刻,莫名其妙地发生。有些明星情绪战胜理智,顾不上个人形象,生活中的普通人,更是如此,情绪被引爆后,一切举止都赤裸地暴露出来。

情绪是怎么引发的?有没有什么更好地处理情绪的方法?当生活遭遇不同刺激时,如果能有一本书告诉你,该如何应对当前的情绪,时时能在身边提醒,那真是太及时,太有用了。

还真的有这么一本书,那就是《情绪修复全书》,它是写给所有人的人生情绪问题全事典,作者贝尔伉俪被德国《图片报》誉为德国最著名的情绪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情绪研究,并著有《情感图书馆》书系,本书为大成之作,作者用20余万字向我们展示了剖析和处理种种情绪的方法。正如书中所言,“了解并善待自己情绪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

本书全面盘点、深入剖析了大家熟悉或陌生的17种情绪,针对每种情绪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其基本内涵,针对具体场景进行答疑解惑,并附有详细的操作指南。书中有大量的实操方法,能够直接上手练习,比如为驱散羞耻感,作者介绍了“与人交流”“创造活动”“写信”“张开五指”等练习方法。面对恐惧,通过接受恐惧法、分散焦点法、创作“食恐族”、积极运动等,来与恐惧做朋友。处理攻击性情绪,可以转换层面、位置、方向来给攻击性情绪“降温”等,这些方法简明易懂,能够活学活用,我们可以按照作者传授的步骤,一点点见证情绪的自我修复与成长,活得更为通透,更为理性,减少情绪内耗,提升生活的幸福度。

修复情绪真的很重要,人性总会放大消极情绪,对幸福视而不见。心理学上有个“蔡格尼克效应”,也是说人的思维更容易停留在“不好”的事情上。这种思维惯性,让我们不受控制地胡思乱想,反复咀嚼“挫败感”的苦涩,一边抱怨命运造化,一边在消极情绪中泥潭中越陷越深。

痛苦不完全来自于外界刺激,更来自于自我摧残。就像《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样,被“想太多”控制,无比痛苦,只能对自己扣动扳机,结束生命。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陷入过这样的困境。每当他胡思乱想时,就会想起一位前辈临终前告诫他的话:一生烦恼太多,但大部分担忧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

的确,你担忧的事情或许不会发生,但你的焦虑和惶恐,你的消极情绪,却给你造成了实质性伤害。更可怕的是,这些伤害有时候并不会因事情结束而终止,而是永远跟随着你的内心,让你摆脱不得。

如果你想改变情绪内耗,翻翻这本书吧,相信你会收获满满。

《情绪修复全书》读后感(二):情绪白皮书,值得拥有的心灵宝典

人很多变,因为是有感情的动物。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那一刻莫名的忧伤,莫名的心酸,莫名的委屈,甚至莫名的迷茫?我们的情感很复杂,有时来的凶猛,有时走的悄无声息。

我们常说,人生来就是来受苦的。所以注定人们会经历太多的坎坷,感受到痛苦。有很多成语都能表现出我们的情绪:火冒三丈,战战兢兢,撕心裂肺、泪如泉涌……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有时以为我们“矫情”或者病了。如果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并善待自己的情绪,去探寻内心里最真实的自己,那么我们一定能过好我们这一生。

有这么一本被称为“信手拈来的心灵创可贴”,它就是《情绪修复全书》,从中我们能看到它深入地剖析了情绪与感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情绪成长指南。

我们都知道“七情六欲”这个词,那“七情”是什么?最早见于《礼记·礼运》中,原文记载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在《三字经》中也有记载:“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很多小朋友都能朗朗上口的背诵出来。

你以为的情绪只有这7种吗?非也,仅此书就向我们介绍了17中情绪和感觉。它每一章都会全是情绪与感觉对人的意义和用途,然后再代入人类体验的意义格局中去理解,最后会有非常落地的“建议与帮助”。

所以我们可以从书中去了解德国知名情绪专家提供的“积极治疗法”,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诱导情绪成长与修复。

贝尔夫妇是德国首席情绪专家,他们用30多年的经验,用细腻的笔触编著出此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我们可以看到书中都有自己的影子,这些情绪和我们如影随形,但我们却不能很好地捕捉它们的变化,任凭它们肆无忌惮的起伏而束手无策。你看书里提到的这些情绪,有些真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老朋友,有些不是那么常见,但我们对它们都不甚了解。

咱们接下来就看一看我们熟悉的这三种情绪:安全感、生气、妒忌。

安全感

关于安全感,我们需要从小给孩子提供。当小宝宝呱呱坠地,TA会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个世界。我们可以通过目光、声音、把握带来安全感。我们一定要珍视各自安全感的宝藏。

生气怎么办?

生气恐怕是人人都有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想和正如人每天吃饭、走路一样正常。

这些情绪有正面的,也要负面的。我们有时深陷其中而不得自拔。人和人直接有时最大得区别便是 有人能进行自我救赎 而有些人却无动于衷。

攻击性情绪可以通过转换层面、转换位置、转换方向、找到一种形式,从源头克制暴躁、生气。

嫉妒你有过吗?

看到更好的人和物,我们也会“眼红”。嫉妒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书中告诉我们,一定要进行视角的转变,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他人。

这本书虽然不是通往幸福和快乐的不二法门,却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去读一读吧!

《情绪修复全书》读后感(三):《情绪修复全书》——带你了解自己的情绪

我们都知道味道有酸甜苦辣咸,但是情绪呢?一般人都会说,我知道呀,开心,快乐,悲伤,失望,痛苦,惊恐,其实,好多时候,我们给孩子们讲表情的时候,会拿着一些图片与表情,一同给孩子们解释,当然,自己也会边演边讲。

当然,除了儿童要了解他们自己的情绪,情感,作为我们成人,我们也需要正视我们自己的情绪,情感!

有的人,为了自己“被喜欢”,不管别人让自己做什么都会去做,尤其像电视剧里演的那种,新来了一个员工助理,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给同事带奶茶,咖啡,打印各种文件,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事,有求必应,自己拿着最少的工资,给部门所有人跑腿,任劳任怨,还经常被刁难,其实这种“老好人”,并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也许是因为小时候不被重视,也许是因为自己想“被留下”,自己委曲求全的一种方式,其实,我觉得她是缺少:爱的能力,爱分为爱自己,爱他人。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怎么能更好地去爱别人呢?

还有一种就是太爱自己了,自己有个头疼脑热,老板,我生病了,单位去不了,今天请假吧!单位里可能有十分紧急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很重要,所以,请假!

还有一种就是,我自己的事情还没办完呢,你凭什么要我去单位给你办你的事情呢?工资,在哪都是一样的工资,请假,你就扣工资吧,我也无所谓,反正,我的事儿最大!

其实,我觉得这种更是爱自己的那种人,好像单位的事儿跟他也没什么关系,换句话说,我觉得更像是没有责任的人!

那在《情绪修复》这本书里,又讲了哪些情绪呢?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这本书里的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乌多•贝尔,德国医学方向的心理学博士,也是大学教师,教育家,治疗师和咨询师,后来与他妻子共同创造了“积极治疗法”;另外一位作者是:加布里埃莱•弗里克—贝尔,是德国教育方向的心理学博士,也是教育家,心理治疗师。

这本书里涉及到:渴望,(羞)耻感,(负)罪感,恐惧,安全感,攻击性情绪(生气、愤怒与恼怒、仇恨、暴躁、叛逆、讽刺、嘲讽、挖苦与刻薄),孤独,尊严,责任感,悲伤,同情,忠诚、背叛和亲密感,快乐与幸福,好奇心、兴趣、激情、无聊,爱,嫉妒,从自我陌生到自在。每一种情绪又有它的意义和格局,也有相应的建议与帮助。

情绪竟然还遵循规则?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当然,情绪真的是有规则的,而且还不是一种规则,那你们先猜猜,情绪有什么规则呢? 情绪是一簇而发的,还是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的呢?是可以控制的,还是没有尺度的?情绪爆发需要理由呢,还是遇到一个点就突然爆发了?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就造成情绪失控了吗?等等,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

《情绪修复全书》读后感(四):我正在寻找一朵花,却不知道是哪一朵……

从未仔细审视生命中的种种情绪,在读《情绪修复全书》的过程中,跟随作者的讲解,将生命中曾经出现过的事情用另一种视角重新剖析,是个很有意思的体验。

作者提出来的第一个情绪,是渴望。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人生三大苦,但是数来数去,其实都应该算是求不得,可望而不可即。在佛门眼中,这种渴望与执念大约是应该断掉的三千烦恼丝,是生命苦痛之源。

书中却是另一种观点——因为不可及,所以我们可以永远在路上;因为心向往之而付诸实践,带来改变,毫无变化的勤勤恳恳含辛茹苦会蚕食一个人的自我价值。

渴望能使生命保持活力。

第二个情绪,是羞耻感。

羞耻感是一种“不受欢迎”的情绪,人想要表达时,会有种受到自身阻力的感觉。文中列举了很多案例,比如说性相关、自己创作的作品、曾经做过的错事、家庭健康的缺陷,甚至包括“替别人尴尬”都是一种羞耻感。

它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性的、交互式的情绪体验,在羞耻感中,通常会有一个“他人群体”,包括假想的公众。

书中将羞耻分为“天然的”和“人为的”。天然的羞耻是对私密空间的守卫,而人为的羞耻则更接近羞辱,是一个人用自己认为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他人。但我想来这种区分并不像数学那般精确,在不同的时代,还是会有不同的标准。

第三个情绪,是负罪感。

关于“负罪感”,我的脑海随即就出现了太宰治的那句名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曾经在网上和人讨论,分析“生为男人,我很抱歉”“生为国人,我很抱歉”这种类似的句子,后者明显带有“负罪感”以外更多的色彩。如果有人在二战后说,“生为德国人,我很抱歉”,我依然觉得这是种奇奇怪怪的言论。那为什么太宰治那句“生而为人”,却让我有种同悲之心,大概是太宰治的故事里,更多的是他自己不配为人,他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做人的义务的那种羞愧,太宰治不齿的是自己的不堪,前面说的德国人不齿的却是别人的不堪,他作为德国人的不堪仿佛只是一种牵连。

书中讲,负罪感是文明的一个必要条件,它维持着人类社会的运行,而不是茹毛饮血的丛林法则。应该来说,“负罪感”更接近“责任感”。

……

相比于很多只是简单作正面、负面划分的书籍,《情绪修复全书》将人的情绪分为17种类型,显然要细致不少,书中的很多案例也都很生活化,易于理解。

读完发现,解剖情绪本身,就是一件可以平复情绪的事情。

《情绪修复全书》读后感(五):评《情绪修复全书》

“哭出来,说出来,不要走我们的路”,这是马航家属对东航家属说的话,面对飞机坠落,面对亲人离世,最痛苦的是活着的人。

因为悲伤意味着是一种失去,一种离开,而这种突然其来的不幸,会让我们的情绪产生一种幻灭感,让我们不愿意甚至不相信这个事实的存在。

东航的坠机事件,让很多的人面临的就是这种突如其来的失去,前一刻,或许还欢声笑语,畅想未来,后一时,却已阴阳两隔,不复相见。

面对这种应激事件,我们的心理往往都会受到巨大的创伤。那么,面对这些悲痛欲绝的家属,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8年前,姜辉的母亲在马航上,他亲历了亲人离别的那种痛和无奈,经受心理上的各种磋磨,到现在,他都不敢说自己已经能够走出那种悲伤的情绪。

姜辉回忆在知道马航出事后,他几乎全天候地盯着电视,刷手机,只期望能够获得更快、更准确的信息,而面对亲朋好友的电话询问时,他则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因为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家人朋友的关切问候,而他心情则完全随着新闻、网络里的只言片语跌宕起伏。

在他看来,8年前不够透明的信息,不够及时的心理援助都成为他心底的抱憾和愤怒,久久无法释怀。

德国心理学家乌多·贝尔和加布理埃莱·弗里克-贝尔在他们的《情绪修复全书—17个对症下药的心灵处方》书中,专门设了一个章节,详细的解析如何处理悲伤情绪。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让他人分担悲伤和痛苦。而我们每个人同样应该培养和找到如何去处理和面对自己的悲伤。

接受他们悲伤情绪,并帮他们把这种情绪释放出来,这才是对家属最好的抚慰。

可是,在更多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心理援助者在现场,而我们的家属,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甚至无法意识自己的心理已经出了问题,他们的关注点,是随着搜救的过程一点点递进,希望也是一点点幻灭的。

但悲伤、恐惧这种情绪其实是在知道飞机坠落的那一刻就产生了。明明知道有些结果就是确定的事实,但从心理上就是无法接受。所以说,悲伤本身并不是最大的痛苦,试图去躲避悲伤才是最大的痛。

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心理援助者还是在现场处置的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能做的就是让大家哭出来,说出来,把这种情绪宣泄出来,要知道落下的每一滴眼泪,都会减少一些痛苦。

但人和人的情绪并不相通,悲伤也没有什么衡量标准,我们同样没有办法告诉对方:“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我们总要往前看,可以放下了”

每个个体不同,悲伤的过程和各自现实状况息息相关,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不要一昧地让对方停止悲伤,而真的就应该告诉对方:“你哭吧,尽情的哭吧,我知道你太痛苦了”

这时候,就会发现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悲伤情绪中时,我们反倒能够释放出积极面对现实的力量。

我曾参加过一个心理公益援助的项目,负责接听热线电话。一天晚上,有个电话进来,很久没有人说话,但在话筒里又能听到抽泣声,我能感受到,对方在极力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想让自己不哭,想让自己完整的告诉我,她此刻打电话的目的。

我告诉她:“你想哭就哭吧,我一直都在你身边”,这句话一出口,电话那头的来访者立即嚎啕大哭,十几分钟后,她的情绪平复下来,告诉我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哭,但我这会好多了。

作为志愿者的这种倾听,对悲伤者而言就是一种治愈。

但我们有常常犯一个错误,会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向我们倾诉,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予建议和安慰,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接受,陪伴,告诉对方我会始终在你身边,会和你一起度过这个难关,而不是告诉对方,你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过去,

不给出建议,并不意味着被动地去接受这种痛苦,而是要顺着来访者的情绪,向对方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还有面对悲伤时的一些做法,比如姜斌,作为马航的家属,他真实的分享出当年他的心路历程,就能够让对方感受的被理解,被支持和被接纳。

我们经常说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段记忆的开始,但在实际当中,面对悲伤,有些伤痛我们是可以自己处理,自己化解的,还有一些伤痛我们根本无力改变。

但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为那些无法改变的东西做斗争,做努力,我们会愤怒:为什么这样的事会落到我们身上?会绝望:为什么会这么倒霉,为什么老天爷不眷顾我,会内疚:都是我的错,如果我订了一班多好……

而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耗尽我们所有的能量,让我们没有精力把重心放到能改变的事情上去。

悲伤者只有承认和接受,有些事情是无力改变的,才有可能从痛苦中走出来,这就需要外界的帮助,这就是倾诉和心理援助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有悲伤的权利,但我们要知道死亡或许不是生的对立面,它或许会作为生的一方面永生,而对还活着的人来讲,要学会看到悲伤的意义,就像《情绪修复》这本书里所说到的:“悲伤本身不是最大的痛苦,试图躲避悲伤或害怕悲伤永不停止才是最大的痛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