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九重葛与美少年》读后感锦集

《九重葛与美少年》读后感锦集

《九重葛与美少年》是一本由李渝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重葛与美少年》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李渝的讲述那样清醒,她把所有人心照不宣的规则,不那么美好但确实如此,并且有些残酷的人生真义,全部呈现在她的故事中了。 像向导在作者眼前的坠亡,生命就是如此无常;像心理医生的怠惰,不是每个心理医生都是为了救赎患者而存在的;像原乡女子此生的局限和原乡人在悲观文化中的苦中作乐;像每日都认为自己在虚度时光,不断叩问生命意义的文编工作者,像被扣上种族性别帽子的建筑师阿比,步入婚姻睁眼没有期待的阿丽,这些,才是现实中的每人每事。 李渝的知识广阔严谨,无论是历史,心理学,建筑等等,她都能用精妙的语言适时展开,将她的故事与专业的知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但是并没有让我感到她在拽文。她写的那样自然而流畅,只会让我的思绪随着她的笔尖流向四面八方。她的故事像隔着蒙蒙烟雨,神秘,朦胧,总飘忽着淡淡的愁绪,消极。但她却又用一些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勃勃,一些神话、传说,消解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每一篇小说都像在建造着一座精神的桃花源。譬如《待鹤》中虽然写着生命的无常,但结局在鹤的壮丽飞来中,一切似乎都归结为那句“明天会是个好天呢”。《夜渡》中讲述着自杀的故事,但是却在水域的美丽,原乡女子对传说中永恒幸福的追求中走向结局。《三月萤火》中对无趣的生活失去信念的主人公,最终也在远离喧嚣的山野中暂时找到了一点生命继续行驶的必要性。《建筑师阿比》面对女性,印第安这两个标签,硬着头皮去搞工程,整个过程无比痛苦,但万幸,又是传说,又是自然,自然界与印第安传说中的雄鹰,给了阿比力量,让她响亮地应对了各界人士放在性别与种族上的质疑,阿丽走出了家庭主妇的桎梏,第一天上工,满肩的金合欢那样欢欣又充满希望。 总之,用书中一句话来说就是——是传说,不是现实,能对付现实。我们始终要有信念感,精神上的桃花源可以拯救我们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一次又一次的迷茫无措。生命不是虚无,平庸有限的生命仍旧是最珍贵的。

《九重葛与美少年》读后感(二):献给忧郁、孤寂、茫然之人的小说。

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李渝这本短篇小说合集《九重葛与美少年》。

气质独特,值得一读!

这本集子读完,很难不给人留下一些感伤的关键词,病、忧郁、破碎、寻找、暧昧……

小说里不乏忧郁破碎、精神世界虚妄仓皇的人物,但作者又手下留情,同时赋予他们坚韧和求生的欲望,而且乐于给人物制造出口和可以找寻、追逐的精神原乡。

《待鹤》里饱受精神折磨的“我”有可以待鹤的金阁;《建筑师阿比》中被工作折磨的阿比有溪边岩穴可以施行自我疗愈的“典仪”;《海豚之歌》里需要一辈子服食镇定剂的演艺家有可以和海豚对话的水族馆,还有可以奔赴宁静的海洋;《三月萤火》中觉得在虚度时光又遭遇婚姻危机的文编“我”有远离喧嚣、荒蛮城市生活的山里……

诚如首篇《待鹤》里所写:“……寻找镇神收心法式的归乡的历程,纵然性质、规模各有不同,于每一个实际的例子,是的,于每一个人,都是孤寂、荒瘠,又茫然的。”

虽然这些人物生活的时代距今时间已久,但李渝所写的这种精神的虚妄和孤寂在当下似乎更凶猛,因此容易和人物共情。

在李渝的笔下,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无不是黑郁、荒蛮的都市丛林,但李渝也并不真的残酷、冷峻,她擅于制造“月光”、“星光”消解狰狞。

那些频繁出现的动物、植物、传说,鹤、萤火虫、海豚、鱼儿、九重葛、合欢树、鸽子……都是带领人物找寻存粹、空灵的精神原乡的指引。

李渝的语言有种“旧”式的美,从文中不断提及的中国典籍、画作、传说可见她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对环境的描摹也如水墨画一般,似乎是轻轻一笔荡起千层涟漪。但小说都采用了受限的视角,环境铺陈过多,加上过度的强调作者“我”的声音也不免令人有些不快。

“动乱、战役、事件等,像标点符号一样把生活分划成章节段落……一切都是须臾的、虚无的,也是浓缩的、纯粹的、强烈的。”用这句话来总结这本集子再合适不过了。

《九重葛与美少年》读后感(三):落笔生烟,仿佛中国画一般的小说

.

《九重葛与美少年》,是李渝于2013年夏季推出的短篇小说集。

@后浪 华语文学 2021年9月出版。

从技术而言,早期作品的弊端仍在,而优点也依然明显。

.

李渝小说的zui大缺点,是结构与情节的薄弱。

短篇还可,自如伸展。长篇小说《金丝猿的故事》,从将军府的家变,转入怀宁视角对往事的探究,布局是有些生硬突兀的。

李渝写小说,惯用人称“我”的叙事,相比多元化的视角要方便许多。

小说情节还会不时夹杂作者的一些旁白。以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言,会觉得干扰剧情,有点像是剧情无力时,额外添加的补注和说明,算不得是好的策略。

《九重葛与美少年》的有些篇目,很难区分是小说或散文随笔,尽管可以说这些是散文化的小说,而仍让我觉得疑惑。另有些篇目,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这也是方便的写法。

.

李渝小说的优点,以王德威的点评,“经营气氛、造作意象的功力”。

.

将军的家事与故往,糅杂金丝猿的生存,象征着信任和背叛,小说的底色是沉郁悲凉的。若按常法来写,大多浓墨重彩、声竭力嘶,似《雷雨》式的揭露伦理悲剧,或《家春秋》式的醒悟出走。李渝不落实处,情如何起、如何生,如何葳蕤成祸,都仿佛,“雪隐鹭鸶,飞始见”。审美上,自有佳意。

.

李渝的文笔,可媲美元代的文人画。水墨在生宣纸上游走,营造似画非画的效果,线条是润泽的韵质,墨色苍淡,迹没痕浅。写景好,那树、那雨、那江,那蓊郁的丛林,都是发生的背景。很古典,懂留白。《九重葛与美少年》,这个短篇真是漂亮,主人公完全不出场,只活在街巷市井旁人的流言里,影影绰绰,虚虚实实,留足想象的空间。温州街,是李渝写得很聪明的短篇佳作系列,人物纷呈,相互勾连,构造了自己的小说世界。

.

李渝的艺术素养很好,她是高居翰的高足,艺术史领域的研究行家。

《夏日踟蹰》底蕴沉淀,主题常取画名或画意,比如《无岸之河》《江行初雪》。王德威拿了沈从文与李渝做文学比较,剖析抒情风格和写景笔法。写温州街故事,我觉得有白先勇《台北人》的味道,比白先生的要昳丽一些。《江行初雪》尤佳。水成岩的六世纪到涂金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尊菩萨佛像,隐匿着大时代里几位女子的风烟往事。嵌套结构,语言悱恻,余韵悠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