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国宪制》读后感1000字

《大国宪制》读后感1000字

《大国宪制》是一本由苏力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页数:6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宪制》读后感(一):抛弃法学的社会学

这本书不错,不是很晦涩的学术作品——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学术巨著,并非充斥法教学——艰涩难懂——上的法学或者可以说是非法学的作品,社会学修辞比较多,文笔通俗,放荡不羁,老少皆宜。宪制仅仅只是包装,或者说是伪装,大国治理的政治决策、政治技巧、政治智慧才是维系大国生生不息的制度根源。本书对理解传统历史中国:家、国、天下、生民不无裨益,甚至是颇有启发。

《大国宪制》读后感(二):大国宪制短评

教授让给这本书写书评,这几天看了,感觉一般。苏力想要对中国的宪制问题进行理论化构建,但是正如他在书中所说,中国的宪制问题十分复杂并且在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下,具有相当程度的特殊性,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宪制理论。而且他还想用“宪制理论”观测其他国家的宪制问题,前后感觉有点矛盾。但是这本书的切入点比较新颖,从Constitution的含义出发,为理论建构也做出了努力,三星给苏力教授的辛勤耕耘!

《大国宪制》读后感(三):大国宪制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罗振宇,但是当时并没有阅读的冲动。后面有机会买到这本书,终于完整看了一遍。老实说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看不下去的,既不是文科生,也不是法律专业,感觉文字很深奥,而且苏力的文笔并不是特别讨好读者 ,差一点就读不下去。强忍着继续往下读,到了第二章总算进入了状态。总体读下来,作者看历史的视角还是有诸多新颖的地方,对于我固有的一些观念也有一定的改变。无论是父慈子孝,还是男女有别,从苏力的角度来看,都有了新的注解。当然,整本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汉族的这句注解,“”汉族就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洗净自己的身份,不知道或者不关心自己祖上曾经是什么族群的哪些人”。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大国宪制》读后感(四):一点浅见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读北大苏力教授的这本以法学名义出版的书籍,首先将宪法与宪制不等价的定义让人感到十分新颖。宪法是国家即将建立或建立后所用来规定国家大政方针与规章制度的法律文件,而宪制是在国家建立前确定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更新的一种约定俗称的规范。苏力教授就此出发,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以分封,宗法,礼乐为例展开了论述。在序言中也有对古雅典,斯巴达,英国与美国的宪制剖析,有一定之理,且视角新颖,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提到了古代儒学观念与治国之间的联系,由于未看完全篇,不做论述。 但也要指出,苏教授此书写的过于玄虚了,且范围界定不严谨,究竟是法学还是历史学呢?在论述过程中更多的是论述历史上某些“根本制度”的必然性,但有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意味,解释十分牵强。这也是我无法看下去的一个理由。 剑走偏锋,常见新颖之处,但并不适合初学者。

《大国宪制》读后感(五):宪制是什么东东?

201908《大国宪制》(朱苏力):这是博学勤读的鹏兄去年来香港时推荐的一本书,希望鹏兄下次推荐一些适合我读的、难度小点的书。

尽管作者在书中数次说“以我有限的阅读”如何如何,实际上却广征博引,天马行空,毫无疑问,作者一定是博览群书,然后对相关问题做了长时间的、独立的思考。文中颇多新鲜、独特的观点,读来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说长城的价值,黄河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文中也不乏笔法大胆的地方,让韩愈、谭嗣同都“躺枪”:韩愈的“马说”是一个“很愚蠢”的理论;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是“自我移情和夸张”;还谈论到抗战时期之所以“伪军”远超日本人是因为-----

书后几十页的“参考文献”,倒是一个不错的书单!

总体来说,作者试图通过此书解决的问题有:

今日之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我们的制度好不好?

外国的月亮圆不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