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回家:越走越快乐 回归疗法入门读后感摘抄

回家:越走越快乐 回归疗法入门读后感摘抄

《回家:越走越快乐 回归疗法入门》是一本由朱建军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家:越走越快乐 回归疗法入门》读后感(一):我们的焦虑感,怎么解决

朱建军老师的书,真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为什么有焦虑感,朱教授认为是人类对存在感的担心,如何解决?一步一步运用心理循环圈!朱老师在书里讲的非常详细,对于心理咨询来说非常有可操作性!强烈推荐!!

在人生中,在我们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遭受种种挫败。这些挫败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情绪。如果这些消极情绪没能被化解,它们就会持续地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时时刻刻对我们产生着消极有害的影响。

我们去追羊,这样的行动可能会使得羊跑得更远。同样,我们为追求幸福付出的种种错误的努力,也常常使得幸福离我们更远。

回归疗法所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条正确的道路,找到我们失去的羊。因此回归疗法不仅仅是用于治疗心理疾病,也是所有人找到人生方向的指南。

《回家:越走越快乐 回归疗法入门》读后感(二):自来处来,往去处去

在几米的《又寂寞又美好》里有一幅画,一个人儿站在铁轨上,周围有很多的出口和入口,铁轨交汇、盘旋,似乎无穷无尽的延伸着。几米说这幅偶得的小画是他日后作品《地下铁》的灵感之源。当我读到朱建军这本关于回归疗法的书时,心中时常想起这幅画,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正是这样不断的追寻又不断的迷失,最后渐行渐远,多么形象呀。 而回归疗法的本意,正是要让人们从迷途中渐渐找到返回的路。作者介绍,这种心理疗法糅合了佛家“无我”思想于其中,从“我是否存在”这个辨思开始,指出了人类拥有的焦虑之根本——“存在焦虑”,乃是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无我这个词,听起来很帅很高明,然而,非凡人所能及也。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一天不讲以“我”开头的话,不用“我”来思考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我们存在的核心。 由爱故生忧,因为我们是如此的爱“我”,因此十分担心失去“我”,这就是存在焦虑。为了缓解此焦虑,人产生了压制焦虑的欲望,这个欲望经由策略,进入到了实际行动阶段,通过对行动的检验乃至对结果的诠释,完成了一整个的流程。 这个以焦虑、欲望、策略、行动、检验、诠释六个步骤为一个循环的流程组成一个“循环圈”,是回归疗法的核心部分。当诠释环节完成后,经由评估,人们可大致知道这次循环是否成功缓解了焦虑,若成功,则心会安适一段时间,若不太成功,则焦虑增加。不论如何,不久之后焦虑都会卷土重来,开启下一圈的循环。 就这样一圈圈的循环下去,就像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样永不休止。 西西弗斯们自然也有分类。按照人心焦虑的多少及是否发生质变,作者把人分为四个界:在界、营界、守界、溃界,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心理健康、心里不健康、神经症、精神病四种心理状态。由于这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因此主要针对的是中间两部分人群。 由于迷失是由无数个循环圈循环后导致的,所以回归就是由此时此地出发,由解决当前焦虑开始,一圈圈的回归到在界的状态。 书的主体内容就是如此。作为一个普通的心理学爱好者,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感受就是:难读,一点都不通俗,开头就被绕晕了。作为并未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朱老师将回归疗法的前提设置为“无我”乃是真理,恕我这颗滚滚红尘的俗世脑袋无法理解呀。 因此,我的结论是:书中提供的主体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然而理论实在有待于通俗化。 期待朱老师的第二本关于此疗法的书。

《回家:越走越快乐 回归疗法入门》读后感(三):太多逻辑与理性的假设,这本书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喵~

基本上算是读过朱教授所有著作。感觉早期出版的书,不管是内容和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有独到见解和理解,有些甚至与我平时自己思考的内容很接近,越看越兴奋,不会觉得困。但这本书,觉得困了。后来看到结尾才知道,前半部分不是他写的,至少不完全是按照他的思路去写的,太像教科书了,直到后半部分,才觉得感觉又回来了。但即使如此,对这本书还是不太满意。似乎过于重视逻辑思维,过于理智去分析问题了。之前,在读本科那些基础课本时,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分析人思维运转方式的设想,但也只是设想,可能现在课本的空白处还有读书时用铅笔写的内容,拿起来看看,大的逻辑和这个类似,当然,我那些还很肤浅,只是用纯理性思维去分析,根据某些事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来的逻辑。所以,后来,我意识到,人除了理性逻辑,还是情感和感性的部分。这似乎是两条线路,尽管理智上你都明白的事情,但你还是控制不住情感。

所以对这本书而言,我认为更适合做教科书,纯理论的输出,实用性可能会比教授以往著作要逊色不少。当然,他自己在书中也说,那些是方法,与此不同。所以这本书,定位在入门是准确的,只是让你有个大概的了解,后面的路还很长。希望能在回归疗法中加入感性的部分,补全循环中的环节,或者作为环节中的某一分支,某一因素来影响着这一环节的形成。或者在治疗中加入对情感的接纳与体验,追溯情感的源头,再导入其中。

我觉得人在惯性生活中,有些时候并非全理性的,尽管我也认同所谓的“宿命论”,就是在你面前有众多选择的时候,看似你是有的选,其实就算时间倒退,你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是因为只有这一种选择最符合你的生活惯性,或者思维惯性。但有些时候,情绪是可以左右的选择的。假如我意识到了这种另类的宿命论,我可能会去为了体验不同的我,选择我不太认同的选择,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可能是一种情绪导致的,而这种情绪,实际上并非源于逻辑思考,选择是随机的。虽然我这种说法有点极端,但大多数人在情绪化时做出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很难用逻辑来分析。很多时候在情绪化时做出的选择,没有太多理由,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受到了刺激,就决定了,然后就坚持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可能都忘记当初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了,只是知道应该坚持去做,要达到当初莫名其妙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情绪或者情感,这虽然看上去很难量化,但我觉得也是由无法言明或表达出来的诸多理性综合后的产物,只是成分比较复杂。或许是在某一种情境下,某一种理性被突然放大,压抑了其他理性成分,“汽化”出了情绪?我觉得意象对话好就好在,他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可以通过感性出来的一些内容,找到理性的根基,比如愤怒出的火焰,火焰的颜色变化,很形象,及接受了情绪也发现了逻辑。所以觉得不能只说逻辑,还要有非逻辑化的内容。治疗方法,我觉得,能够走得远,更有生命力,应该是接受逻辑与非逻辑的内容,把人的所有内容涵盖进去,当成整体来对待,单一使用某一种或一类方法,或许效果不好。如果这个人理性的内容多,感性内容少,首先是看到他的理性逻辑,同时更要注意逻辑背后的非理性的内容,使之平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随笔扯远了,所以这本书觉得不好看,很像是两个人的结晶哈O(∩_∩)O,或许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哇咔咔~

希望朱教授还能在林大教书,还是想拜在其门下,等我先搞定英语的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