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家》读后感1000字

《家》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读后感(一):旧的时代终会过去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觉民要被订婚时文中出现的一句话:当事人反而成了不能过问的傀儡。而且从前做起傀儡的人如今又来使别人做傀儡了。所幸,觉民毫不妥协,斗争成功。 三兄弟中,觉新却是最令人感到悲哀的,他也接受过新式教育,却沦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他的不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令他一次一次地陷进旧礼教的漩涡,最终彻底失去自我,失去爱人。幸好,当觉慧要彻底脱离这个家庭时,他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默默听从毫无主见,而是选择暗地里助弟弟离开,奔向新生活。这么多的磨难,终于使他觉醒,他也开始偷偷向这个家庭对抗。

书中的悲剧人物很多:投湖的鸣凤,离世的梅表姐,难产去世的瑞珏以及被迫做姨太太的婉儿等,这些人都遭受封建的荼毒。而这种种悲剧,逐渐地坚定了觉慧斗争的决心。他从迷惘、不满、痛恨,最终演变为彻底抛弃大家庭,去追求新思想,拥抱新时代。

我想,觉慧到达上海后,一定会是社会变革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热情,他的抱负,他的坚定,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改革的大潮中。

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不合时宜的人或物都会被淘汰。

《家》读后感(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读完《家》,已是黎明时分,我却没有一点睡意,我陷入了深深了思索。书中主人公觉新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衷其不幸,怒其不争。”眼看身边一个个至亲至爱的人成为了那个社会旧制度的牺牲品,他却还一再于屈服 于它。在他自己痛苦的同时更 是成就了别人的痛苦。原本这些人物的命运不一定是这样悲惨。这一切全都取决于他的态度。正是他的一再忍让,屈服于他爷爷的权威,才造就这些可悲的人和事。他的忍让并没有带来他要的,只是换来了更多的牺牲。觉新只是旧社会里无数牺牲品中的一个。当觉慧怨恨的目光射向自己时,他只是说他也没有办法,总不能不听爷爷的。他爷爷就是旧社会的象征,什么都要屈服它的权威。那么梅呢?当她知道觉新已不再 属于她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勇敢一点,,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而只是一味的自暴自弃,沉沦下去。难道生命的全部就只有一个他,没有了他,活着也没意思。梅的命运也是可悲的。她和觉新一样,也是那个制度下的牺牲品,所不同的是,梅代表着那个社会里无数女人同样的命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仿佛她们的存就是任人摆布,可是她们什么时候为了自己的幸福争取过。她们的一生全维 系在一个男人身上,没有了他,世界就不存在,活着也就没有过意思。她们从不知道生命里还有别的。她们的悲哀好正在于止。觉新还有那个年代许多旧式家庭的悲哀也正在于止,他们只会抱怨自己的不幸,生活的不公,却从来不去争取,并为之奋斗!

《家》读后感(三):《家》与《红楼梦》

2017/12/18-2017/12/28

从小到大都背过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然后,知识储备也仅限于此。N年以后才读这三部曲的第一部。不禁首先要感慨一下学生时代的学习的局限,似乎那时的精力都用来背这些没用的了。

因为刚重读了《红楼梦》,发现小说里许多相似的情节。比如不可挽救的衰落的大家庭、元宵节众姊妹游船赏月吟诗、家族子弟的纨绔、大家长死亡后的树倒猢狲散。时代背景不同了,作者写作的时代已经是19世纪的30年代,正是中国经历苦难的时代,可是一个大家族的历史还是如此的相似。陈晓旭一生应该只演过两个角色,一个是林黛玉,一个就是梅表姐。而梅表姐与林黛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柔弱,都被爱情伤害,都早亡。。。。。。很难想象陈晓旭在连续演出了这两个角色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恰巧在读蒋勋的《孤独六讲》,他在《革命孤独》中,也提到了巴金。我想,在一个大家庭中,觉慧终究是孤独的,因为他是家庭的反叛者、旧礼教的革命者,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在学习的西方的文化,接收了西式的教育后,最终走上了背叛自己家庭的道路。

诚然,作者在三版后记中强调了书成于自己26、7岁之时,所以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的确,小说语言尤其是对话显得很生硬,虽然到后面感觉越写越好;人物很脸谱化,性格就是一面的,体现不出人性的复杂。但总体而言,还算是一部好书,我想在那个年代一定也激励过很多的年轻人。

《家》读后感(四):与旧的思想说byebye

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读完了巴金先生的这本《家》,其实我本人并不会主动的去读这类的小说,但是机缘巧合和老公换了手机,而这本书正好是他ireader里唯一的一本小说,所以理所当然就看看了,谁知一看就放不下手,好在春节将近公司不是很忙,再此感谢这个美好的时间让我可以专心的读完它。

不论是看的开始还是结束,最多的是对那个时代人物的同情与痛恨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勇敢的反抗。觉新自愿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担,时刻认为妥协就可以获得平静,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他的悲哀的,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我同情他,可是更多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我不明白一个男人为何要如此的懦弱。失去理想、失去爱情,后来好容易拥有幸福的一家,可是又因为封建的思想失去可以挚爱的妻子,可悲啊可悲.....

觉民,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他是那种看不惯旧的,可是自己又没有勇气单独去追求新的。关于他的婚姻,如果没有觉慧的帮忙,不知道他不是是有勇气取得成功,好在他是一种中间的力量,在有人支持鼓励之下,他毅然坚决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看到他们成功的那个,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好像这个人物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一样,他幸福,所以我就快乐啦。

觉慧,三个兄弟就是这样的性格明显,他和觉新是两个极端,他是新思想的接纳者,传递者,佩服他敢于反抗的精神,佩服他想要离家追求自我的勇气,无论在哪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精神。看到他,我不免会去自己说要学习他的这种勇气,勇于迈出第一步,未来会更加美好,不要被任何东西束缚住自己的脚步,自己的思想。

旧社会的女人都是痛苦的,没有自己的生活,我感恩自己出生在这个时代,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自己的爱人,同样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痛恨这那个时代造就的种种错误。

在后序中巴金先生说《家》有好多的不足,是他在27岁的时候写的小说,但是我想说的是,看完这部小说我得到的不是不足,而是慢慢的感动和激扬的愤恨,由此可见巴金先生写的是多么的好,感谢巴金先生留给我们这么好的故事,下一步打算读完他的《春》《秋》。

200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已经远离我们,向巴金先生致敬!!!

《家》读后感(五):关于人物的一点感受

不知是不是该说惭愧,最近才读完。

之所以想起来去读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上现代文学史的课,但是听课过程中,总是有困惑,因为课本中所提到的大部分作品我是没有读过的,所以只听大概的情节讲述很难体会其中的感情,再加上我们的时代与那时相差甚远,体会作品更是困难,于是就想去读读作品再来体会教材的解读。另一方面,自己对于文学的态度是,应该有比较宏观的眼光,相对比较有价值的作品本就应该尽量去读。而就自己过去的这20年的生命来说,阅读量自然是不够的,但好在自己没有丧失追求美好的精神,同时形成了一种自己满意的价值观,而这对于自己对作品的解读是很重要的。

于是下决心去“补课”,去尽量多读作品,就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自是应该把主要作品都读一遍,那天去图书馆本来是找丁玲的书,恰好也看到了《家》,就一并借了回来。《家》的名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然是不陌生的,但对于其内容,只有读过才会有直观的感受。

我读过以后,总体的感觉是“压抑”,全书自然不自然的散发出压抑的感觉,这不仅是作者主观上想营造的一种压抑气氛,我感到作者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是压抑的,所以,作者在写到很多细节的时候,他主观的想法似乎也是在压抑中的,我在读的过程中也时不时的忍不住在心里呐喊,她(他)为什么就不能表现的再果敢一点、激烈一点、洒脱一点?特别是有几个细节让我有点费解,一是觉慧在船上居然问淑贞:“你既然决不嫁人,那为什么又让五婶给你缠足?”他居然这么问,这是我目前还不理解的,不知作者是什么用意?或许作者塑造的觉慧是一个涉世不深,还不太会说话吧,因为这个问的语气明显带有诘责的感情在里面,但是在我看来,淑贞她被缠足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小孩子,她哪里有那么许多的考虑和觉悟,就算她在和你们谈话的时候她也并没有多少觉悟啊,她被缠足并不怪她啊,觉慧你这么问她,你不觉得你在刺激她么?果然,随后的叙述中,淑贞想到了她的委屈,可是包括琴在内,没有人理解她。但转念一想,这一切倒也并非不可理解,回想自己小的时候,有时看影视剧的时候看到类似情节,也会不由自己的在心里去问如淑贞这样的当事人,也很少想到当事人自己的苦衷和委屈。当然,作者后来也做过解释,他所塑造的觉慧本就是一个带着些许幼稚的人,这么想来可能也并非想不通。

其实仔细想来,因为是先看的教科书对于《家》的解读,所以在读以前在自己心里已经把觉慧设定成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这对于阅读多少还是有影响的。

所以后来觉慧在鸣凤死了后的表现,作者着墨也并不多,我由此觉得鸣凤在觉慧心中也并非那样地重要。

总的说来,个人觉得《家》的人物塑造并不很成功,基本每个人物都很扁平化,不够立体,作为读者我很难感受他们的内心,有时也不理解他们的行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