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哥儿读后感100字

哥儿读后感100字

《哥儿》是一本由夏目漱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274图书,本书定价:2.2,页数:19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哥儿》读后感(一):哥儿是日本武士精神的现代化身

夏目漱石笔下的哥儿有旧时日本的武士身影,尽管时代变迁,那样的阶级和身份已经完全不存在,表面来看,是活脱脱一位现代教师,但武士精神已深入日本血液,成为日本人特有的精神和文化。这又令我想起了一位当代日本导演:北野武。

《哥儿》读后感(二):夏目

一只特例独行的猫,有传统癖,有怪脾气,想学洋派,又如自己所表示的,不过是个试图不俗的平凡人。

麻子脸的老师,散漫的老师,晕头晕脑的蠢材,不折不扣的冷笑话。

《哥儿》读后感(三):读《哥儿》有感

可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可能都没有“清婆”这样一位一直鼓励、相信自己的这样一个人存在

真正的友谊,即使存在误会,也不会一直存在误会

哥儿最后也没有成为像清婆口中的有钱人,但清婆始终认为哥儿是最好的、最善良的、最聪明的,最能出人投地的。清婆更想的应该是和哥儿取妻生子,早日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享天伦之乐吧

《哥儿》读后感(四):在没有死之前,谁都是活着的

《哥儿》这小说的确让人珍爱有加,原因太多。

很少见这种能够让人轻松的甚至笑着推进的作品,而又让人读完后不得不停下想想,发现近百年前那些沦丧的灵魂和制度今天依然如故,不禁有些悲哀,又因为那个结局,生出了些战斗的勇气。

小说的语言的确很让人想起“落语”(在电视上见过,真接近于单口相声呢),而那叙述的口吻和生动的风格又让我无端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围城》来。而哥儿这个充满了缺点又是正直善良敢于斗争的小人物又让我更无厘头的想起樱木花道君。他们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哪,只不过掀起的庶民斗争对象不同罢了。

书中还收录了其他四篇文字。《伦敦塔》和《十夜梦》有种眩目的流动感,把人的念头扯到很远的时间空间,不过并不如《文鸟》给人的感觉直接。那只与美人的怀想交错出现的美丽鸟儿从生到死真给人种特别的美感,文字亦是如此。

而《玻璃门内》是一组夏目去世前一年写下的杂记类文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在没有死之前,谁都是活着的。”

《哥儿》读后感(五):夏目

读书笔记28:哥儿

又回到夏目漱石的书,这本是个中短篇小说集,朱师傅那里淘到的,看了那么多夏目漱石的书,哥儿可能是风格最接近我是猫的,用典故少了点,讽刺还是一样的辛辣。

翻译者直言,夏目漱石的书很难翻译,尤其是我是猫和哥儿,很多字眼一语双关,很难信雅达的表达出来,他的书很极端,喜欢的人爱死,不喜欢的人根本看不下去。

哥儿我开始以为有点低能,其实不是,属于相声里的莽撞,神经比较粗大,笨而朴拙。父母死后,按照日本的长子继承制,哥哥卖了祖屋,给弟弟留了600块钱就独自谋生去了,哥儿用这600读了三年书,成绩基本是倒数,校长推荐他去遥远的海边做中学数学老师,虽然是偏远的乡村,虽然是学校,一样的尔虞我诈,哥儿在那里根本斗不过人家,被老师欺负,被学生也欺负。最后回到东京做了铁路技师。

夏目漱石很多本小说都是描写教师的生活,我是猫里写的是大学,他本身就是老师,所以对于这些小知识分子特别了解,本身也在这个圈子里,身边的故事人物拿来就是素材,其他的几篇随意翻了翻,都是身边的琐事,看看百年前日本的日常生活,其实跟现在也差不了多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