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锦集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锦集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是一本由〔美〕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2022-7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一):正确认识自我

经常能在网上看到“迷之自信”这一词的出现,迷之自信意思是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形容一个人自信程度与自身实力不符。这种自信属于比较盲目,和本书的书名《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都是贬义。

这本书的内容讲的都很透彻,都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做过多次实际实验所得出来的结果,所以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高评价自己的时候,只是或多或少罢了,这其实属于每个人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那么究竟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呢?有很多种原因在里面,我们可以从这些原因中吸取经验正确认识自我,正确的对自我进行评价。首先就是无知的人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就好比三季人和四季人,无论四季人怎么和三季人说有四季,三季人都不会相信的,因为根据他自己的认知只有三季不可能存在四季,三季人自己也没有见过四季所以当然不会相信有四季了。

所以我们人一定要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真的越学习越会发现自己越无知,越觉得自己无知就会越想学习,这属于一种良性循环。没有人敢说自己通晓了世间万物的一切,即使把所有人所知道的东西加起来也不能通晓世间万物,因为这世间万物还有许许多多有待我们探索的东西。

另外一点值得吸取的教学就是经验其实也不一定准确,就比如三季人只经历过三季,然而事实上确实有四季。就是有时候我们自己的一些经验可能本身就是错的,或者我们经验本身是对的但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逐渐淡化了或者忘记了这个经验,也就是说有时候不能百分百相信经验。

另外书中讲述很受用的一点是“道德优越感错觉”。现在很多人在网上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在那里巴拉巴拉指责这样那样的事,然而当这些人实际遇到当事人所处的情况时,他们的反应可能还不如当事人。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多将心比心,在批评之前想想自己有没有批评的资格。

整体来说就是要正确的认识自我,不断的进行学习,当然也不要因为这样那样而失去了自信,其实过高的自我评价有事并不代表坏事,这可以使人做事更加积极,成功几率更高,但是如果太过相应肯定也会成为坏事,总之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二):从“认识自己”到“认知偏差”利弊论

上学时隔壁宿舍有个胖胖的女同学,有事没事总爱跑来找人聊天。不管你在看书还是对着电脑打字,她都能自顾自地说下去。说得都是自己如何交游广泛,如何受人欢迎,其次就是一再讲述她同某位帅哥师兄的暧昧史。尽管无论从外表还是从性格、成绩等客观的指标来评估,她都跟优秀、出色、讨人喜欢不靠边,然而她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以她所讲述的内容彻底颠覆了大家对她原本的认知。多数时候我们耐着性子听她说,实在不耐烦了,打趣两句,甚至当面表现出厌烦,她也不以为意。一次对话勉为其难地终止了,下次跑过来,依然是讲得兴致勃勃。见了这样的同学,内心抵触的同时往往也心生感叹:如此不在乎他人看法,终究是需要有足够底气的。无论自身条件如何,家庭条件优越已经决定了她的起点,在其他同学尚且为考研还是工作犹疑不决时,未来一切早已有人替她安排打点好,只需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不自信还能怎样?“社交牛逼症”患者是不是都是如此养成的? “无知的自信”,自然与从小生长的环境和当前的境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信”天生是个好词。它与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永远处在同一个派系之中。启蒙的宗旨在于唤醒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意识到自我,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以个人的力量去改变环境,改造自然,影响历史。因此现代教育的结果,是让所有人从小被灌输满脑子“强者”观念:要当狮子,不要当绵羊;要出人头地,不要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然而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从我们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和舆论影响下的大众常识来说,或许每个人又都没有我们自以为的那么独特。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前人所经历过的;我们自以为不一般的言论和奇思妙想,在地球上许多角落也在许多人的笔下和脑中浮现。英雄人物和伟人的光辉伟岸,不排除刻意夸张放大其形象、把细节放在聚光灯下一再反复观摩的结果。同样,我们所倾心的偶像,往往也是精心选择的某个与自身禀赋相近的人物,从中我们才能由对自我的肯定获得激励的动力。 当然,我们从小也接受了相反方面的教育:人不可过于自信,盲目的自信不但惹人讨厌,而且会让自己摔跟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然而“自知”谈何容易?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曾形成真正的自我人格,只是在按照社会和家庭成员所期望的模式去塑造自己。更遑论了解自己?“知”还不止于“自知”,还有对他人和周围情境的认知。见贤思齐;见了不如自己的,才知道自己的优秀;足够了解整体情况,才能对处身其间的自己做出更好的判断。 心理学家的妙处,就在于说出某个明显的事实,结合各种类型的丰富案例来进行分析,最终做出不同一般的解释。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原本是一个几千年来哲学家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而现代社会更愿意地以功利的角度去分析认知偏差的利弊,正确认识自己固然有助于把握局面,然而无知的自信也并非全无益处。最终结论是什么呢?“自我洞察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三):是什么让无知的人如此自信?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什么都不懂,却总要装作什么都懂?

为什么明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却总是自谦懂得太少?

为什么人类总是无法识别到自己的不足和无知?

为什么自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却总是做不好?

······

心理学教授大卫·邓宁与贾斯汀·克鲁格曾在1999年发表的文章中共同提出了“邓宁-克鲁格效应”,由此得出结论:在某项任务中表现差劲的参与者更倾向于过高评估自己的表现——通俗地说就是“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在大卫·邓宁的最新著作《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中,邓宁就自我认知这一心理学理念主要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品性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为何往往会偏离客观事实?

无知的人因为知识的匮乏、认知的偏差往往会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加优秀,就像是坐井观天里的青蛙,所看到的仅仅只是眼前的一小块天空,根本不知道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反观那些优秀的人反而会因为自身知识体量的不断增大,在未知领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此时的两类人会产生一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即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越博学的人越谦卑。

如果说无知的人自信是一种认知偏差,优秀的人低估自己就是正确的认知吗?显然不是。在邓宁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能力不足者在个人能力和品性方面容易高估自己的表现,而能力杰出者在自我评价时则多认为自己所掌控的知识和技能同样可为他人所掌控,从而低估自己的实际表现。

事实上,这两种表现同为认为偏差。邓宁在书中运用探知、讨论的方法,带领读者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讨论人们关于自我能力、品格的错误评价,来探索人们为什么会经常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是否存在缺陷,剖析自我品格是否具有独特性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

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悲叹道,“认识自己”是人们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而邓宁的这部心理学著作《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则从自我能力的错误评价与自我品格的错误评价两个方面来探索人们对于自我认知偏差的具体体现以及影响,从而实现从认知偏差到自我洞察的转化。

就像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阿里·W.克鲁格兰斯基所说:这是一本出色的著作,阐明了人类的重大缺陷之一,即无法认识自己或无法真正洞察自己心智的内部工作机制。这部作品具有启发性和说服力,是实验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四):无知的人死于自信

刑法名师罗翔教授说过一句当下十分流行的话:“一个越是无知的人,就越是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心理学上也有个著名的达克效应,又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是指这样一种现象,越是缺乏对某事物的认知,反而认为对其了解得越多;或者正如我们身边的现象,学霸通常会谦虚说自己学得不多,考得不好,学渣反而自我感觉良好。

达克效应的提出者之一正是《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从认知偏差到自我洞察》的作者大卫·邓宁,他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其研究主要关注人类错误信念背后的心理机制,拥有十分突出的学术成就。2021年,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心理学领域作品被引用次数排行榜,大卫·邓宁名列前茅(前2%)。

当然,作者最著名的成果还是与贾斯汀·克鲁格提出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也即人们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前景持有不受客观证据支持的乐观判断,这一现象对健康、教育、工作和经济交流等具有重要影响。

这本书主要分为九章,正如简介所说,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人们关于自我能力的错误评价,并探索了为何人们经常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性格缺陷。第二部分讨论了人们关于自己品格的错误评价,并探索了人们为何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实际更具独特性、为何对自己的道德品质倾向于做出不切实际的乐观判断,以及为何没能预先得知情绪对他们的选择和行动所具有的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认识自我可能是最简单的事情,同时又是最困难的事情,每个人都在主观上对自身有个完整全面的印象,在客观上却又很难形成精准公正的自我评价,就像法国哲学家皮埃尔·沙朗说的那句话,研究和学习如何认识我们自己,既是最卓越和最神圣的建议,也是我们所能采取的最好和最有利的行动,但真正这么做的人很少。它为人们打开智慧之门,使其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作为一本实验心理学的杰作,《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提供了有效的指引,有助于我们避免错误的个人镜像,纠正我们的认知偏差,从而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五):论文极别的自我认知书 ——我们认识的自己是一个我们不认识的自己 读《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论文极别的自我认知书 ——我们认识的自己是一个我们不认识的自己 读《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网上在去年流行这样一句话:要注意你的言行,因为它会影响你的思想,要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影响你的思维,要注意你的思维,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要注意你的习惯,它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性格。 虽然这段话有N种说法的演变,但是,里面会有许多信息量。比如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总是执念而固执。 这样的想法有好有坏。执念有时候会是坚持的力量,会促使人成功,但是执念,如果放在不同的情境里,便会产生纠结与纠缠。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作者是达克效应的提出者,作者在社会心理学维度有着很高的赞誉。 初看题目,会有探索自我的想法,读起来,本书的学术味儿很深厚,而且运用大量的实例和实验来验证和得出书中的观点。 这两年读书结识了许多爱读书的朋友,会发现,越是书读的多人越会谦虚,越会觉得自己的认知天花板在被无限放大。 读了种种范围的书,也有一种感觉,认知偏差真的到自我洞察的过程,说起来是容易的,但是做起来不轻松。 就像老话讲,人们看别人缺点容易,认知自己的后脑勺很难。所以,关于本书中的大量案例,都是经过实验和大量的数据支持,是做自我认知研究的指南书。 本书得到了众多读书大咖的推荐,主要是原于关于研究领域,和我们读得很轻松的书是不同的,或许一遍是很难理解所有内容。学术论文就是这样子,要去不断读懂其中的案例,如果无法分析其中的理论,那么就可以通过读大量的案例来理解认知偏差的内容。 很多有绝对观念人,细品起来,是有着许多的认知短板和缺陷的,越是听多了哲学,对人的认知便会产生很大差异,似乎对错也不像是那么绝对。 包括人的立场,环境,观念,情境等,受教育环境,成长环境,性格发展等等,心理健全程度,都会影响自我认知。 所有,有时候我们认为的自己并不是全部的自己,还有大部分我们无法识别的部分,并不是每一个武断去说明,全书的案例都可以拿来反复读一读,这样对于我们到达自我洞察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六):你承认自己愚蠢吗?

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书籍,本书作者便是理论的提出者,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他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认知缺陷。

看看这个书名,让人怎么能忍住翻阅的欲望呢?其实,如今心理测量非常普遍,最简单的就是一些网上免费的心理测试,当然也不要小看这些免费心理测试,许多都是由众多科学家辛勤研究得来。做完测试,有趣的现象来了,即使做了这些心理测试,比如智商测试,性格测试,也总有人在否定测试结果,认为测试结果与自己严重不符。简单来说,如果智商测试满分是100,他只拿了60,就会觉得我不可能只有这60分,至少得是80分以上啊,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比测试结果要聪明得多,常见话术是“这个测试结果和我本人有些偏差,现实生活中的我非常聪明,也非常理性”。这种人数不胜数,然而,他真的有自己想得那么聪明?并不全然如此。这到底是什么现象?显然这是一种认知偏差。我见过的这些人里,有一部分确实是无知过头,有一部分不那么无知却自视甚高。为什么人会过高评价自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所以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但是,这种优越感真实吗?

作者大卫·邓宁从两个方面作了表述:

从个人能力来看,无能的人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无能,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判断自己是否无能。最常见的是大学,考完试学霸都说,啊呀,我今天考试考得太烂了,学渣会说我觉得挺简单啊。结果学霸90分,学渣考了40分。从心理来看,学霸认为我有几道题不会做,意味着我今天考得太烂,学渣认为这些题我都见过,意味着题很简单。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就不同。

再说个人性格。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独一无二,虽说鸡汤告诉我们确实如此,但,世界之大你总能找到第二个自己。不仅如此,人们还会认为自己的性格要更好,能力要更高。最有意思的是,我认识一个人,他性格有些奇怪,脾气也很暴躁,但彼时我问他,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优点?他说我的性格不错,脾气很好。当时我就笑出了声,他的自评真是惊掉了我的下巴。自我评价往往是两个面向,一种偏高,一种偏低,对自己能够做出客观评价的人很少。在这种有偏差的评价中,往往是能力和品性皆高的人会自我评价较低。

分析完现象和原因之后,要积极探索,思考如何避免认知偏差。正如推荐序里写的,我们不仅要意识到认知偏差,也要从偏差中抽离出来,形成更好的自我洞察。察觉是改变的开始,是行动的第一步,之后我们便可以妥善地制定人生规划,做出更可行的角色决策,过上理想生活,但这个想法似乎又是一种自视甚高的偏差。

说出“我不知道”究竟有多难?为什么半瓶水晃荡,一瓶水稳如泰山呢?当我们评价他人容易陷入认知偏差时,是否想过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路途漫漫,认识自己,翻阅他人,都是难事。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七):放下吧!那自以为无所不知的盲目信心

有时候在回首往事的过程中,会发现彼时彼刻的自己怎么那么幼稚、无趣甚至愚蠢,怎么也想不通当时为什么自己会那么想那么做。可当时自己也是非常自信,也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是错的,正是因为这种无知盲目的自信,所以在追求人生真理、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我屡次吃亏或是受到打击。 马克·吐温曾经说:“你的麻烦并非来源于未知,而是源于你确信的那些谬论。”我们不要对现有的观点深信不疑,要敢于提出质疑,勤于思考。有时候,我们会对自身的认识太过主观,以至于对自己产生了一系列的认知偏差,要学着摆脱之前的局限性,通过认知整合,活出真正想要的自我,不断调整自我认知的各类偏差,降低自己的“欲望值”和“期望值”,从而缩小“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尽量用一种平视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会逐渐趋于完美。 如果人们认为某一种特质是可以控制的,那么就更有可能认为自己,针对这种特质而言是由于周围其他人的。通常这类人会觉得自己远远比周围人更具有合作精神,更有礼貌,更自律,更有创造力、活力、智慧。人们存在这种可控性偏见的原因是人们都会渴望自己拥有积极的形象,拥有正面的特质和在生活中实现有利的结果。当人们发现无法通过努力或者任何手段来实现这一正面结果的时候,那么自以为的一厢情愿也就被阻断了。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承认自己并没有那么独特,我们与周围人的相同之处比自己所知道的多得多。 人们通常会把自己放置在道德优越的高地,觉得自己的品性远远比其他人的品性更为优越。在产生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时,道德方面的优越感似乎是最强烈并且最普遍的。道德行为十分令人向往,但同时也是可控的。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自我认知源自认识他人”,我们要把自己视作人类局部生活方式的一个例子,从他人的身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我们应该及时有效并且有规律地记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平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反思,我们就能够看到自己使用的思想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从而理解自己整个过程中思维方式演变的过程,以便更好地找到自己思考问题的盲点,让自己努力避免陷入到“越无知越自信”的状态里。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八):“无知”心理学

德尔斐神谕说:“认识你自己”。无独有偶,《道德经》中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之语。认识自己,这在少时看来就像什么都没说,谁还不了解自己呢?经历多了以后,我才感受到这看似平平无奇的话语中蕴含的智慧。这多少意味着,在个人体悟中,先贤已经认识到了自我洞察之难。不过有趣的是,越是博学明辨之士,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譬如苏格拉底曾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而恰恰是段位不够的人,每每自鸣得意。这正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新书Self-Insight的主题,这本书全面总结和介绍了与自我认知相关的研究成果,中文引进时很切题地翻译为《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不同于传统格言式智慧的简洁抽象,大卫•邓宁在书中提出的观点都以坚实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相关实验方式都是公开的并可以复制,因此,对其结论存疑的研究者完全可以重复其研究并验证相关结论。大卫•邓宁根据这些研究进而提出了解释范式,对为什么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品性的评价会偏离实际作出了回答,很具有启发性。

能力不足者在评价自己的能力时面临着认知与元认知的双重困境,这是因为进行认知活动(作出回应)所需的技能,恰好也是进行元认知活动(评价回应)所需的技能,譬如语文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有效建议,前提是其精通语文规范。因此,能力不足者因为缺乏作出适当回应所需的技能,所以也不具备评价回应的适当性所需的技能,因此他们无法准确判定自己或他人的表现。所以我们会看到,日常考试中,越是成绩落后的学生越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得分情况。因此当我们看到能力不足者自视甚高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他并非有意否认事实,能力不足本身就足以使其认识不到自己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其实所有个体都几乎不可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表现,因为没有人能掌握形成正确自我映像的全部必要信息,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言,“有些事是‘已知的已知’,还有‘已知的未知’,这是指我们知道有些事我们不知道。但还有些‘未知的未知’——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正是这些“未知的未知”。使人们意识不到其知识的缺陷,也就无法意识到自己遗漏的方案。

而在现实中,人们遇到的事物都是无章可循的,没有既定的解决方案,也没有探索解决方案的明确步骤,不像数学题一样有清晰的解决思路,也没有标准来衡量方案是否正确。因此,人们应对此类任务会出现遗漏过错,也就无法精确评价自己。

不仅如此,大卫•邓宁指出,人类的元认知过程本身就不完善,当人们的判断有明确理由,或是流畅地作出判断时,他们往往会确信其结论,但实际上却似是而非。而经验和阅历也无法改善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由于反馈的或然性、不完整性、隐匿性、不明确性、片面性等原因,人们从经验中获得的洞察往往是不完整或是具有误导性的。结果,正如萧伯纳所言:“我们从经验了解到,人类从未向经验学习。”

与对个人能力评价相对应的是对个人品性的评价。在这方面,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独特性,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这通常与相关品质的可控性、可观察性和不明确性有关。此外,由于缺乏自我洞察,人们也容易产生道德优越感错觉。再者,出现错误认知往往还因为我们误判了自己身处其中的环境。

总的来说,我们无法准确自我评估既有环境因素,也有心理机制的影响。虽然书中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给出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却从科学角度剖析了人性的心理基础,并让我们认识到了自我评价的固有困难,并给出了一些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辅助工具,如参考历史信息、利用周围信源、参考他人行为等。

或许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了解了自己心智的运行模式后,我们应该对其盲点保持警醒,保持谦逊,而非自以为是。这将是我们迈向自我洞察的第一步。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九):洞悉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自我与自我映象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让我们从惨痛的教训中认识到自己的愚蠢与不足。

本书作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在书里为我们讲述了如何洞悉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正确认识自我与自我映象,纠正错误的自我洞察。

“人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

每年毕业季,大部分初出茅庐的准毕业生的求职简历上的理想工资数目,经常让HR们瞠目结舌。其实这不过是部分准毕业生过度乐观,高估自己所掌握的能力,维护自尊和强化自己的信心所致。

缺乏经验者或缺乏知识者还会出现的错误就是,看似合理而实则误导性地将不同领域的事物进行类比。

能力不足者并非只有在否认自己的无能时才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他们即便在很想公正地评价自己的才能时,也无从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正确评价自我的必要认知工具。

当一个能力不足者自视过高时,他们只是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罢了。当能力不足者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们极愿意降低自我评价,甚至对自己发表非常负面的评语。

人们只有具备能力时才能轻易地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反之,博学多识者也经常呈现出高估其知识水平的普遍性。

其实所有个体(有能力者或能力不足者)都几乎不可能准确评价自己的表现或能力。因为没有人能掌握形成正确自我映象的全部必要信息。

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困难。越是坚信能够认清自己的不足,越可能反映出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

表现优秀者也存在类似的偏见,即错以为自己出色的表现平平无奇。比如在职场中,大部分优秀的女性职员经常错误地默认自己不够优秀,不敢像那些表现平平的男性职员那样主动寻求加薪升职。

人们对自我表现水平的知觉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其对个人能力的事先看法的。积极的事先看法会促使人们对自我表现做出乐观的评价;消极的事先看法则会导致人们对自我表现做出较为悲观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以事先的自我观为依据会导致错误的自我表现评价,以致相比完全忽略着手任务前的自我观时,人们会对自我表现做出更加错误的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被贴上善良、慷慨的标签时,会促使其做出更多亲社会的行为,因此过度道德优越感还会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来失去人们做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促使社会规范发挥更大的效果,减少反社会行为。

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还是比较推崇《尚书·虞书·大禹谟》里这一句"满招损,谦受益"的修身养性格言。只有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洞悉自我和TA人的欲望与能力,才能更好地避免被PUA,减少偏见,少走弯路。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读后感(十):打破「普信男」「普信女」和「键盘侠」的认知魔咒

虽然非常讨厌因为一些生活现象就用偏狭的标签将人群进行定义划分,但不得不承认,杨笠当年一句“这么普通却这么自信”掀起巨大的互联网风浪,就是用洞察的标签点明了大多数人们在生活中都经历过却无法表达清楚的槽点。

“普信男”就此成为网络热词。

两性关系只是一个很小的切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校还是职场,一定见过不少这样的人,明明能力普通,却展现出难以理解的自信;也有一些人在外人看来能力优秀生活出彩,已经高于常人之上,却深深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

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属于同一类人: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

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达克效应。这种现象不局限于男或女,也不局限于何种职业和阶层。可以说每个人都会对自我认识产生偏差。

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品性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为何往往会偏离客观事实?

大卫·邓宁这本《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堪称答案之书。

大卫·邓宁用完备的现象观察和实验工具以及理论论述详细展现了我们背离正确自我认知的弯路。

你会发现“迷之自信”不但不受职业限制——高知学者、医生护士、律师、会计师、教师等等……无论何种职业,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技能;年龄也无法改善自我认知的准确性——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可以积累大量的经验,但由于诸多原因,他们通过这些经验只能获得少许自相矛盾的自我洞察。

准确自我评价是件很困难的事,大卫·邓宁不只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悲观的事实从何而来,同样为我们解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知其所以然则是做出意识干预的第一步。

除了能力技能,对自我认知的偏差还集中体现在品质与道德精神上。

·为什么人会误以为自己拥有独有的品质并且觉得这些品质很有吸引力?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是怎么产生的?

·人为什么会经常将自己置于道德高地?

·人们所身处的情境是如何产生影响,对自己产生错误的判断?

了解完这些内容,我甚至和一些互联网“键盘侠”产生了共情。深刻的认识自己是非常深奥的议题,人的心境像一个看似明媚舒适的迷宫森林,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计的陷阱。

人们通常无法从环境中接收到指导其获得正确自我认知所必要的决定性线索,因此我们不能拿获得自我洞察的固有困难来指责人们。不过大卫·邓宁也不是全然没有给到实操性的建议。

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我评价的准确性?

1.以史为鉴

我们可以依据资料,而不是猜测情境,通过参考历史信息,而不是假设性地预测未来;

2.以他人为鉴

我们也可以利用周围的信息源--其他人,可以参考其他人的行为和结果,通过这些信息来获得自我洞察。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直接询问其他人的看法,这样做的话,其他人或许会分享一些观察结果,而这些结果能使人们避免形成严重偏误的自我观。

如果我们在生活和职场中无法避免需要去干预这些人的认知偏差时又该怎么做呢?比如你需要指出一位工作伙伴的错误判断,怎么提供反馈才会更有效?

1.给予自我肯定:

在接收反对信息时,人会感觉威胁到自己的自尊从而引起抗拒和愤怒,增加肯定内容,有利于人们接受令人不安的事实。

2.注重反馈的具体性

聚焦有关某项任务的具体行为和目标的反馈。笼统的反馈比如对一个人的天资,价值、人格或者整体能力都会分散他的注意力,降低对方的动力和成就感。

3.关注技能的可塑性

要让人们接受反馈还要告诉他们表现水平时可以改变的,认为技能水平绝对不变的人,在面对失败时会打退堂鼓并进行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认为技能水平可以提高的人在经受质疑后更倾向于付出加倍的努力。

即便认识自己是人类文明中永恒的话题,庆幸人类这一物种独一无二的光环就是对真理的追求,这本书将带你看清自我认知偏差的可怕事实,同时也能让你收获激励、生活上的反思和智力上的启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