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 第二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中国 第二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中国 第二季》是一部由周涛 / 何炅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一):一流画面二流文案三流配音

除了视觉摄影之外,全是不足

其一,文案写的像中学生作文,大量篇幅都在歌颂且苍白无力,像个二流宣传片;文案对目标人物及所在朝代周期的理解较为浅显,无法引起成年人思考,毕竟以前高中念的历史课都比这信息量大,这白开水似的文案属实拖了个大后腿。

其二,旁白配音声音故意压低,但并未给到‘“历史厚重感”,反倒是像女高音硬唱女低音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让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厚重感不是一朝一夕模仿就能速成的,建议更换配音。

视觉画面是本节目的卖点,但把内容和配音做的这么二流,挺惊讶的,哦不,这大概就是湖南卫视和央视的区别吧。

《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二):人人皆笑狗子,人人皆是狗子

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赵佶、元朝的忽必烈、元朝的关汉卿、明朝的海瑞张居正、明朝的文事思想蓬勃、清朝的康熙、清朝的乾隆与马戈尔尼、清末民国的张謇、民国的孙中山。

十集内容,主要讲的是上述人物及环绕他们的故事。

文字缓慢,画面讲究,色调古雅。艺术的镜头语言被研究透了,令人感觉展古卷读古文般得亲,进博物馆美术展般赏心悦目。

看到一半时突然顿悟,名为中国,但这其实是个讲文人中国的故事,没有丝毫武力相关内容,哪怕是不可避免的战争时代,纪录片中也会用一种极浪漫的手法将其过渡掉,让人几乎忆不起天灾人祸的苦痛。

中国近千年长河中,士大夫们的精神世界与处事之道如朵朵浪花各具形态地跃起,又无声地汇入大川奔流中延绵不断。斗转星移,薪火相传,统统都落尽浪涛里了。

“诗意折射人心,人心映射时代”,纪录片的本意就是如此,虽然,也只是闪耀不定的钻石上某一面的时代。

特别喜欢市井、季风这两集,大约是觉得这些某种意义上的小人物们(但也其实不是普通人了),离自己的生活会更近一些。他们不是从很高的地方俯视我们小老百姓的人,而是和大家一起仰望甚至咒骂天空的人,甚至有的人也会为了明天的断炊而发愁——但他们这些萤烛之光汇聚,竟然也催开了一个时代的花苞。

没有料到的是,纪录片从清朝开始,几乎讲的都是些国体大事了。难道清朝和民国,没有值得作为切入点的文人主视角吗?肯定不是。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为了切合主旋律?总之,很可惜,讲官话没错,但总归显得虎头蛇尾了。

对了,差点忘了贯穿全剧的狗子。真可爱。它或许是导演、是剧组的化身,代表他们创造了这些故事,做纪念的同时,也温馨提醒观众们不要太苛责或较真。或许还是我们观众的化身,虽然会为这千年间的历史气运感心动耳,但也终归只是此时代之外的,观看者。

有时间会去补第一季哒!

《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三):光华:物质文化视野下的中华精神文明史呈现

用“光华”一词来形容芒果TV、湖南卫视2022年新播的人文纪录片《中国》第二季 应不为过,该词既可是指向中国古代历史步入中古之时及以后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流光溢彩、璀璨夺目而“光彩华艳”的事实效果——形容词性的并列结构(brilliance and splendour),也可以是令得中国古代文化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更趋繁荣兴旺、殷殷屯屯去“光耀中华”的进程再现——动词性的述宾结构(glorify our China)。看完数集之后,我不禁惊叹于选材之精准、史观之独到、画面之精良、叙事之流畅。通过第二季对一千三百年中国史的千淘万漉,一幅物质文化视野下的中华精神文明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史纪录片多偏向于大人物、大事件、大功业的宏大叙事手法,《中国》第二季尽管仍然选择的是最能代表中国性(Chineseness)的家喻户晓的角色人物,比如帝王将相、诗贤文士、民族脊梁,但在表述技巧上并未拘于窠臼,而是巧妙把物质文化史的视角安放在叙事节奏中,以消解对历史人物“神化”或“神话”的意识形态形塑意味。历史洪流推动中国文化滚滚向前,灿烂炳焕的文明在中华民族既有的文化沃土里是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基于中国物质文化发展的精神文明,可能并不限于是“这一位”具体人物,由此凸显出中华文化的精熟度和自发性的另一少有人关注的维度。唐诗在“双子星座”的碰撞中登峰造极,映照出诗歌创作文化生态的生生不息;宋画在“文艺皇帝”的推动下超类绝伦,留下了千里江山清明上河的花锦景象;元曲在八思巴文统一书写的时代另辟蹊径,记录有民族融合文士担当的冲突斡旋;明书在印刷文化的普及中推陈出新,奠定好时代新见开眼世界的物质和思想准备……这些都是把所谓的“外力”和“表现”视为文化聚焦的有机构成来重新解释和定位中国文明的物质对精神文化的支撑面向。

“成王败寇”的既有历史书写模式常为人所诟病,戏谑称之为“帝王家史”,或者一部中国史(以及中国文学史、哲学史、思想史)上,也只有圣贤伟人才配得上名垂青史。《中国》第二季则别出机杼,关注到中心人物之外的边缘小人物在创造中国历史上的独有贡献,他们不是以配角身份无足轻重,而是借助知识学谱系的建构目光去还原历史现场、重估文化价值。我们但知《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不知画师王希孟的时代精神传承能力;我们但知忽必烈号令天下,不知八思巴和刘秉忠在政治文化上的辅佐意义;我们但知关汉卿的名剧名气,不知玉京书会才人杨显之的匡正文辞与身份认同的存在价值;我们但知郑和下西洋风光无限,不知随行的马欢写就《瀛涯胜览》记录行状留下证据;我们但知张謇实业救国形塑了南通之城,不知淮军将领吴长庆、军机大臣翁同龢对其的奖掖提携的意义。通过文化场域(cultural field)的复建,主流和中心角色周边的人物角色浮出水面,更为完整地交错呈现文化现场的全貌,让具体的、边缘的、消声的“小”人物重回聚光灯下,每个创造中国文明的角色,都值得拥有一席之地,这是文化唯物主义的呼声。我们想要看到、想要听到的,不只是一部空洞浮华的大叙事史。

中国文化的姹紫嫣红、繁华似锦,在于其本身的包容性、更新性、谦和性和发展性。若是固步自封、沾沾自喜,中华文明跟人类其他古老文明一样,在倨傲自满的气氛里一蹶不振。除了有强大的汉本位向心力的合力作用,在族群融合中不断与兄弟民族唇齿相依、携手共进,同样也以中华民族为公约数的民族自立自强为号召,与世界保持对话沟通、互利双赢。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时刻持续发酵于《中国》第二季中:全球大航海时代明帝国的外部探寻,是为今日“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透过西方现代科技和观念让中国管窥世界,营救孙中山的英国老师的“侠骨丹心”,余音缭缭不绝于缕……历史图景多样性彰显异质文化的接触和接受史,世界不会因中国而停滞,却会被中国而改变。这些交汇史迹令我们再次审视民族融合史和交流史上的“蝴蝶效应”,来应对当今时代的困惑和难题。所幸的是,我们始终不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民族脊梁和人本精神,所以我们能够保持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共同的情感价值、理想精神。

我们曾经如此辉煌高光,也曾有过挫败失望,而今天,我们正在将优秀文脉和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样的文化认同感,需要借助更多这样的优秀纪录片的视觉呈现,去巩固夯实当代中国与历史中国之间的血脉关联。我们,正在路上,扬帆起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