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孩子的愤怒读后感1000字

孩子的愤怒读后感1000字

《孩子的愤怒》是一本由[美]托妮·莫里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的愤怒》读后感(一):在「三种颜色」事件后

也许是受最近的虐(xing)童(qin)恶劣新闻的影响,我对这类题材变得敏感了许多。今天也是一样,只是随意的一瞥,这本书蓦然冲进我的视线——那一瞬间我甚至以为是有人故意把它放在了那儿以让我注意到它一般——于是略去了其他阅读计划,先专心这本。 单就小说内容来说,其实并没有挖得那么深刻,更倾向于社会群像。多位人物,多种人生经历,但相同的是儿时的痛苦经历,或加诸于他人的痛苦过去。这些「曾经」处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处事,无不暴露出脆弱且缺乏安全感的内心。最终他们总尝试着用一种方式去「补全自己」,通过爱情与事业,通过暴力与毒品,或干脆避世不出。有的人还算成功,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但也可以想象,一定也有人一败涂地,干脆堕落。 小说篇幅也并不长,多次的视角转换使读者逐渐拼凑出故事全貌,最终还原出「真实」——此「真实」其背后藏着性侵儿童,霸凌,种族歧视等等肮脏,且这些肮脏并不只存在于一小撮儿人之间,而是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于是,深受其害的孩子们长大后开始对他人付诸伤害,受害者与加害者的恶性循环;于是,见惯了丑恶的人们开始下意识地回避麻烦,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都视之不见;于是,善与恶的分界线越来越不清晰,人们都麻痹地活在虚假与冷漠之中。 虽然书的最后并不算一个Bad Ending,同有童年阴影的男女主角又找回了彼此,且一同期待宝宝的诞生,但说实话,我并没有觉得存在于我眼前的灰有任何褪色的迹象。 只是希望,坐在我隔壁正其乐融融同看绘本的母女俩,小女孩能够平安且健康的长大,她的母亲的脸上能如现在一般永远洋溢着笑容没有阴霾。

《孩子的愤怒》读后感(二):滋养你健康成长的爱 足够吗?

看完这本书,感觉有点沉重,尤其是在刚探访完一个八岁女孩子的家(父亲六十多岁,母亲不知所踪,家里还有一个六岁的弟弟,三个人挤在黑乎乎的家里,一贫如洗这个成语准确地概括了这个家的情况)。

内心庆幸还是有人在关注儿童成长的问题,还可以用文字来进行表达传播。每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剥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爱的借口,对,不能,什么理由都不能。

一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一定是在安全的环境下,有一群关爱他的人,关心问候鼓励批评管教……于是慢慢孩子长成大人,并开始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用从小学来的技能应付工作生活,又在实践中自我完善,逐渐形成自我,发现自我,成为自我,超越自我,回归自我。这本来是人生平常的发展规律,却被一点一点的破坏、忽视甚至扭曲。这个社会怎么了?

卢安的成长无疑是悲惨的,成长过程中缺失的爱和安全感,伴随着屈辱伤害,以至于为了得到甜心的关注和触摸,要逼自己撒一个弥天大谎,要用余下的二十几年来忏悔,实在可怜。布克又能怎么样呢?小孩子的一些想法最容易被看成是无稽之谈,很少大人关注小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情绪得不到宣泄,或是正确的引导,长大之后便无法应对这个社会接踵而至的压力和责任,逃避是最容易做的选择,但这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

我从医院出生,因为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就被送给了养父母,小学五年级开始,养父母外出打工,哥哥姐姐在镇上市区住宿读书,那时候我就知道,我要一个人面对现实的生活。中学寄居在伯父家里,忍受着寄人篱下的委屈感,还差点遭到侵犯(这件事直到现在我都无法跟父母说起)……那种回到家空无一人,也没有人帮你预备饭菜的感觉真是太过凄凉,不得不承认,因为这样的生活经历,我学到了许多许多的生活技能,可是如果能让我选择的话,我一定不要再这样度过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那对一个孩子来说,太残忍了……

在成长道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对我十分要好的人,是我一生中都珍藏的宝贵记忆,有许多人陪伴我走过人生中的艰难时期,况且我是信仰基督教,经历到了心灵医治和更新。所以我知道,一个人要健康成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童年受到的伤害若没有好好处理,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

给孩子更多更多的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孩子的愤怒》读后感(三):别惹孩子

海明威年少时,因母亲强势,自负而专断,强烈的控制欲给他留下极恐惧的阴影。于是成年后的他,叛逆、冒险、出走、漂泊,最后用一颗子弹射穿了自己的脑袋。他的一生都在竭力摆脱母亲的控制,成为另一个极端的自己。博尔赫斯时一个天才的短篇小说家,《圆形废墟》的疯狂想象充满张力,然而现实中的他却被猜想是一个完全的性无能者,他终其一生无法和女性长期融洽相处,归咎于底,是他在年少时期,被父亲安排的粗俗妓女吓懵了。对于一个从小多病,性格内向的小男孩来讲,这断送了他一生对女性敞怀的勇气。

童年的创伤对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的影响向来是心理学和文学研究不断的话题,《孩子的愤怒》也正是这样一本书。

女主人公布莱德天生黑皮肤,这使得父亲抛弃了她和母亲。母亲虽然肚子承担起抚养她的责任,却从内心嫌弃她,甚至不愿触碰她的皮肤。于是,仅仅为了获得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来自母亲的抚摸,幼小的布莱德撒了弥天大谎:以指控一个女教师猥亵男童的勇气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母亲的爱。她成功了,然而那个无辜的女教师被判了25年的刑期。这让我想起一部丹麦电影《狩猎》里,那个不愿意回应小女孩示爱的男教师,他被小女孩指控猥亵,从而遭到几乎所有人的仇视,终生被毁。都说孩子天真,然而,当他们魔鬼的一面显现时,他们掀起的巨浪,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谁让他们时“弱者”呢?回到《孩子的愤怒》,布莱德(小时候的卢拉-安)虽然获得母亲的抚摸,却从此背上了愧疚的十字架。即便成年后的她魅力四射,美艳动人,事业有成,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忘记当初她诬陷过的那个无辜的人。于是她希望能帮助获假释后的女教师重新开始新生活,以此来完成自我救赎。然而她失败了,她的“善意”遭到强烈拒绝,以一场被暴打结束。这场暴打,也算减轻了她的些许负罪感。

对布莱德另一个更严重的惩罚是情投意合,但不明真相的男友布克因她想救助“猥亵男童犯”而毅然离她而去。失去挚爱的布莱德无法走出悲痛,于是不顾好友布鲁克琳的劝告,走上寻找布莱德的旅途。途中遇到蓝眼睛女孩,听了关于她幼时被母亲当作赚钱工具,和成年男人进行性交易的往事,因此谅解了小女孩的古怪。再往前,布莱德从布克姨妈处得知幼年布克的心灵创伤,是源于形影相随的哥哥被变态男童性侵犯残忍杀害。但他的家人却都假装平静,忘却此事。布克无法对此事释怀,更无法原谅家人的冷漠,以至于与家人逐渐疏离,并背负着对哥哥的怀念,始终无法开始自己的人生。离开布莱德的原因,亦是她执意救助曾经伤害过幼童的人,这对于布克,是无法原谅的恶性。因此,他断定布莱德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女人。二人重逢,一通发泄以后,彼此坦诚童年的隐秘,终于和解,互相接纳,并拥有了爱情的结晶。

儿童性侵,种族歧视时本书讲述的重点,这些都在小说中各个人物心灵留下阴影,成为他们拥有健全人生的巨大障碍,幸而,作者给了一个号的结局,让孩子的怒火得以平息。

“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路加福音》,如引言,每一个孩子都应得到保护和善待,不教他们的心受到伤害,留下灰暗的印记。

《孩子的愤怒》读后感(四):童年的毒

引子 即便你认为自己的童年非常完美,我仍怀疑其中总有那么几滴毒药。你可以忘记它,但有时,它会在你血液里留下一丝痕迹,决定你如何回应别人,决定你如何思考。 ——By Toni Morrison 读莫里森这本《孩子的愤怒》很偶然,得源于一次投稿留言。征稿内容是有关人生最艰难时候的故事。很惊喜,我的投稿竟有幸获得奖品。 收到这份奖品,看到书名,确是此次所写回忆的一份共鸣。原来,童年时期的经历,的确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有了陪伴和安慰。 《孩子的愤怒》全书布局,更像是一部话剧。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角度,在结构鲜明的四部分故事中,将文字纵深展开。 开篇,以女主人公布莱德的自述其称之为“甜心”的妈妈黑皮肤的自己后的遭遇。布莱德的爸爸“一下也没碰过她”,“他站起来就走了,我只能去找更便宜的住处”。于种族歧视的现实中,甜心带着自己嫌弃的女儿,搬离家庭。“我让她喊我甜心,而不是母亲或是妈妈,这听起来比较保险”。从此,打开了布莱德满载童年阴影的一生。甜心说“我必须严厉起来,非常严厉。卢拉·安需要学会乖乖听话,低眉顺目,不惹麻烦”。 长大后的布莱德,披上了伪装。她创造了一个无比强悍的自己。幼时被全世界的人所厌弃的肤色,如今成了她的骄傲。“把真正的自己露出来,姑娘。像冰里的黒貂,雪里的黑豹” 。布莱德为自己策划的产品定名为“真我女孩”,作真正的自己。 布莱德遇到了他,布克。六个月的相守,换来了布克无情的离去,还有那句“你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女人”。起因,是布莱德要去履行自己的承诺,对一位犯人的承诺。 十五年前,布莱德在法庭上,指认了她——索菲亚,一位女教师。她被指控猥亵儿童。而今,布莱德却准备了钱和礼物,为这位犯人的下半生做尽打算。 疑惑顿生。布莱德亲自指认的罪人,为何会得到她费心的照顾? 文中并未给出解释。而是诉说了十五年前,在法庭上指认罪犯的,时年八岁的小卢拉·安,内心的剖白。“在法庭外,所有的母亲都在向我微笑,其中两个甚至真的碰了我,抱了我。”“最棒的是甜心,她牵着我的手,我的手。她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我一直明白,她不喜欢碰我。我很小的时候,她每次不得不给我洗澡时,脸上都写满嫌恶。我曾经暗暗希望她能扇我耳光或是打我屁股,这样我至少能感受到她的碰触。我故意犯些小错,但她总有不碰触她憎恨的皮肤也能惩罚我的法子——让我饿着肚子睡觉。” 于是,“我努力表现得很乖,很乖,很乖”。我指证了罪犯,结束后, “甜心对待我的方式就像个妈妈一样。” 这些,就是布莱德童年所中的毒。 男友布克是布莱德对其倾诉自己悲惨童年的唯一一人。布莱德决定去寻找布克。她也是在寻找自己。 第二部便是围绕布莱德爱情的寻找展开的。布莱德从布克从前光顾的乐器店,得知布克的一个通信地址——威士忌小镇。布莱德驱车前往这个唯一与布克有着一丝联系的地方。 途中,布莱德遭遇车祸,得到一家人的帮助—— 史蒂夫、伊芙琳和夫妇二人收养的小女孩蕾恩。这是个简单原始的家庭。他们的房子“就像是从手工作坊或者机器修理铺改装的一样”,没有电器,无需电力。史蒂夫和伊芙琳会唱着歌消磨时间,史蒂夫弹吉他,伊芙琳唱着跑调的女高音,在错词和漏弹的音符间伴着一阵阵清脆的笑声。简陋的生活难掩一家人快乐的生活。 我们是否曾思考,对于自己,究竟人生中,什么才是重要的?金钱?名誉?权利?也许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布莱德被包围在这种“无条件的善意和不借助外物的爱”之中,渐渐康复,但身体的萎缩却无因可寻。身体复原以后,布莱德继续了她的寻找之旅。 第三部围绕布克的童年阴影,讲述了布克的故事。布克最亲密的哥哥——亚当,幼年死于强奸,彻底改变了布克的成长之路。布克不满于家人怀念亚当的方式——努力过回普通的生活,他悲伤愤怒,对家人厌恶。 六年后,杀害亚当的凶手找到了。布克花时间设计着会给凶手带去无尽痛苦与绝望的惩罚——把受害者的尸体绑在凶手后背,让凶手背负着逐渐腐烂的尸体走开走去。 然而,布克却用此方法,将亚当背负在了自己的肩头,成为他心头卸不下的阴影。 直到他偶遇布莱德,布克感觉到,亚当死后笼罩他多年、让他不得安生的阴云在渐渐瓦解。于是,他们相遇相爱。面对布克,布莱德会摘下伪装的面具,打破仿佛能完全掌控自己生活的假象,坦诚缺憾的童年记忆。 无疑,布克可以理解她,“他比谁都清楚,童年的伤痕会化脓溃烂,永远都不会结痂痊愈”。至少,在布克那里,布莱德是幸运的。感叹我们一生,是否可以遇到一个”布克”,让我们卸下心灵的枷锁,摘下自己的面具,对其坦诚一切呢? 可是,六个月后,布克逃之夭夭。 故事的结尾,一切疑惑得以揭晓。布莱德找到了布克。在争吵当中,布莱德说出了她去看望被指控入狱的女教师的原因,这也是布克离开布莱德的原因。“我撒谎了!她是无辜的。”“我想让我妈握我的手,骄傲地看着我,哪怕只看一眼都好”。 “我们小时候的事,发生了什么,我们为什么那么做,那么想,为什么我们如今的某些行为不过是在回应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对布克来说,是亚当;对布莱德来说,是想让妈妈爱她一点。 莫里森的文字,简单安静,其中透露着孤独伤感。“只有成为母亲,你才会发现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也只有在做母亲的过程中,才能体会 “你对待孩子的方式,会深深地影响他们,他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 然而,当时的环境下,甜心做了对布莱德而言她能做的最好的事。“她是个重担,可我还是稳稳地接下了她”。 莫里森在结尾,赋予了故事美丽的结局。布莱德与布克彼此握紧了没有猜疑的手,自然的爱情的手。作者希望以爱的圆满的结局,让我们相信爱的真理。纵使生活满布荆棘,也不要放弃心中的爱。这也是生活的真谛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