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是一本由安东尼·肯尼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2.00元,页数:全4册,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读后感(一):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对于哲学,我算是比较敬而远之的,一是因为哲学难免晦涩,二是认为哲学算是比较没有用的学科,或者说,对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功利主义者来说,是没有用的学科。但是,看了这本书的开头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地产生了浓烈的阅读兴趣,准确地说,是消遣的兴趣。这套书毫不晦涩,虽然是讲理论 ,但是竟然讲出了故事的味道,还不失思辨色彩,关于哲学方面的冷笑话和段子比比皆是,另有,书中的有些插画,想象力天马行空,有些cult的味道。如果你有志成为一个深沉的人,或者想成为一个看起来很深沉的人,喜欢拿着书摆pose,推荐《牛津西方哲学史》。当然,如果你开始看,一定会津津有味地看下去,忘记摆pose,领会到书人合一的境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字数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字数够了。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读后感(二):胜过罗素的哲学史

作为西方哲学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安东尼•肯尼曾在20世纪后期主持过编纂《西方哲学史》的工作,并亲自撰写了近代哲学史当中的《从笛卡尔到康德》《从密尔到维特根斯坦》等章节,但是由于这次编纂综合了许多人的力量,致使总体思路和各篇章的文风有明显的差别。后来,牛津大学出版社又邀请安东尼•肯尼单独撰写一部哲学史著作,这就是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牛津西方哲学史》4卷本。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向来认为,哲学史当中有两个最难处理的阶段,即古代哲学和中世纪哲学,前者为西方哲学的源头,后者则为西方近代哲学定下了精神主调,肯尼教授则凭借他对亚里士多德与阿奎那等思想家的深入研究,驾轻就熟地处理了这两个难题,并得到哲学史研究人员的认可。

在以往的哲学史著作中,哲学史家往往是按历史时期、年代顺序来讲解哲学史的流变。这种研究方式在宏观角度有助于勾勒哲学史的发展历程,但由于一些突发性历史因素造成的哲学观念、哲学流派的中断或者沉寂等问题,它在某些方面也容易造成细部的模糊。另外,大多数哲学家在阐述哲学史的过程中,囿于专业视角,往往缺乏对历史语境的理解和把握,单独地就哲学而论哲学,不能越过领域的偏狭,甚至会造成重哲轻史的问题。有鉴于此,安东尼•肯尼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即以观念单元为线索,处理历史时段上的哲学命题,以时代和观念为立足点,把宏观的历史演变、历史语境和隶属于哲学领域的主题性结构结合起来,通过重建构建历史文化语境,利用哲学自身的演变来说明哲学,进而论证主题,深入探讨哲学自身的意义。

更为可贵的是,安东尼•肯尼跳出了专业视角的偏狭性,能够考虑到专业研究领域之外的其他人。在哲学史著作当中,安东尼•肯尼推崇前辈罗素和科普斯顿,但他也看到了他们的不足:罗素有文采,但是论点缺乏史料支撑,有信马由缰的弊病;科普斯顿讲求史料的准确,但是文本枯燥艰涩。因此,他取长补短,即匡正罗素的疏于求证,并改良科普斯顿的质而无文,以清晰而轻松的文字使读者有所启发。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读后感(三):非常好的书,好看,好懂。

无法自圆其说的哲学不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自圆其说的哲学却可以是全盘错误的,因为不同的哲学流派内部及其彼此之间,往往包含着明显的互相抵触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从来只是部分的正确。因此,写作哲学史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难题。因为在此过程中必然少不了对各派哲学思想的引用和评价。

引用过甚或选用材料失当,容易使著作成为庞大驳杂而无条理的杂烩;评价有失偏颇,则容易受到治学不精且妄自臧否前贤的指责,而安东尼•肯尼极为精当地处理了这个令许多哲学史著作者深感棘手的难题。这种方法是一种折中式的调和,但并非两头讨好式的狡黠的调和,而是一种不刻意回避的、有立场的调和;这来自安东尼•肯尼的治学功底,更来自于一种过人的天赋。一言以蔽之,这种方法就是,不多嘴但是也不缄默,自己站在哲学背后,让哲学自己说话。

哲学是一种高于物质世界的理智的游戏,有浓厚的形而上学的意味,进入哲学的殿堂,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迎面而来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压力。然而安东尼•肯尼从行文开始,就用精准流畅的陈述方式破除了这种迷信式的惯性心理。他反对顾左右而言他和老好人式的刻意回避,又可以做到不让哲学和哲学家自说自话、无视拜访者的感受。如作者所说:“按照我们的解释习惯,先人的著作,仿佛是在口齿不清地说着我们比他们理解得更清楚的真理。”作者认同先人的真理,又能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和思想流变而造成的“口齿不清”,正是这种让哲学和哲学家与拜访者平等对谈的方式,成了《牛津西方哲学史》最大的魅力。

然而,如果仅仅是调和了引用与评价的矛盾,使哲学和哲学家与拜访者平等对谈,这还不是我推荐此书的全部理由。另外一个我乐意推荐此书的理由,是作者在勇敢的“破”的同时也不畏惧“立”,即对自身哲学观的描述和对哲学史的精辟总结。不过作者对“破”与“立”的拿捏很有分寸,从来没有因为急于表述自己的意见而迫不及待地跳出来直接露面,即使是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也是让哲学替他说话。

深奥而浅显,专业而不晦涩,准确,有破有立,是该书最大的特点。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读后感(四):从人类的宗师苏格拉底开始的哲学史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毫无疑问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柏拉图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但遗憾的是:苏格拉底之后的西方思想家们,都只能是局限在哲学的头脑思维层面。

德国哲学第一人雅各•波墨(Jakob Boehme)于1575年生,他谈到自己当牧童的时候就见到过奇异的景象。第一次奇异的觉醒是他放牧时得到的;那时他就已经在灌木丛中看到了一个洞穴和一大桶黄金。他为这种灿烂的景象所震惊,心灵就从阴暗的鲁钝状态里觉醒了;这种景象他以后不再看到。后来他在走方缝鞋的旅途中,“他想到《圣经》上的一句话(《路加福音》):‘天父将把圣灵赐给那些向他祈求的人,’心中受到莫大的鼓舞,因此为了认识真理,他就专心一志,热忱地不断祈祷、探索和叩问,终于在一次伴同师傅走方的旅途中凭着圣父在圣子身上的指引,随着圣灵进入神圣的安息,灵魂得到愉快的宁静,他的祈求获准了;那时(根据他的自白)他为神圣的光明所围绕,处在至高无上的神圣静观和欢乐之中,达七天之久。”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光明“再度”降临到他身上,他第二次看到这类景象。他说他看见一个擦得雪亮的锡器在房间里,“由于”这种金属的“令人喜悦的可爱形象突然出现在眼前”,他的心灵就闪闪发光,静观一切,进入禅悦境界, “洞察到神秘本性的中心,”神圣实体的光辉。“他走出大门跑到野外,想把这种幻觉赶出头脑,”可是心里“仍旧感觉到原来看到的那种景象,而且越来越清楚;因此他凭借心中形成的那些征象或形象、线条和色调,仿佛可以洞见一切创造物的核心和内在本性。

《牛津西方哲学史(全四卷)》读后感(五):令人惊骇的误译

令人惊骇的误译——评《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二卷·中世纪哲学》第三章《逻辑与语言》的翻译

我是看了这本书的前勒口上写的译者简介,才买了这本《牛津新西方哲学史第二卷》。可是当我选读了第三章后,发现里边的误译比比皆是,实在难以相信这位译者具有勒口里所说的那种高度。

首先,这又是一例不搭界的外行翻译专业著作的“典范”。译者对所翻译的内容可谓几无所知,因为本章存在着对逻辑和哲学专业术语的系统性反复误译。之所以还说是“几无所知”,是因为其中有个别的生僻术语居然还是译得和业内学者翻译的一样。看来译者似乎很想努力译对,但是只知道几个个别的术语,而对这一章的话题没有背景知识,翻译就必定是在感到原文不知所云的状态下强行进行的,有系统性误译也就不奇怪了。本章的系统性术语误译主要有:

普遍存在【共相。Universal就是可被多个个体所共同享有的属性,或曰共性。这个术语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术语,特别是,这个术语是中世纪一个主要争议的核心。讲中世纪哲学不可能不遇到这个词。】

真实、谬误(伪)【之所以说这也是误译,是因为它们出现的地方全都是逻辑核心术语“真”与“假”该出现的地方,作为核心术语,不存在把这两个词“依语境”变通翻译或近义词替代的问题,否则本章讨论的核心就没有了。】

特异属性【种差。Differentia就是使一个种区别于同属之下其他种的特有的特征。】

断定【谓述。当我们说“A是B”,或者“A具有B属性”时,B就在对A实施着predication。】

明确的描述【限定摹状词。Description是指称着单一个体的名词性短语,这是专业术语,不是日常用词。】

真理价值【真值。Truth value不是“真理”所具有的“价值”,而是我们在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真、假两个逻辑项目,此时它们就像是和数学上的“值”(value)差不多的东西。(诡异的是,后面文本中的有些地方又正确地翻译成了“真值”,但后面既然已经纠错,前面为何却依然错误?)】

圆周率(157页第二段)【周期表。文科也是要学化学的,可是译者竟然忘得一点痕迹都没有。】

模拟逻辑学【模态逻辑。Modal logic是关于必然、可能、必须、能够、应该、允许等情态动词概念的逻辑学。】

假设理论【指代理论。诡异的是,在正文的其他一些地方,这个术语又被正确地译为“指代理论”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源自于这样的情形:译者没有把动词supposit认成suppose,但却把supposit的名词形式supposition理解成了suppose的名词形式。】

一般的名称【通称词项,通名。】

论点(170页起)【论证。传统逻辑的三部曲就是概念、判断、推理,推理就是论证,是指把几个判断(断定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形成前提和结论的分野。“论点”绝没有这个意思。】

参考…(de re),断言…(de dicto)【从物…,从言…(或者译为个物式…,命题式…)。拉丁语de re的字面意思就是from thing,表示我们要对其施加操作或进行关注的,是句子里的词所代表的东西;de dicto的意思是from word(discourse),表示我们要对整个句子施加某个操作或关注。译者绞尽脑汁编出来的译名,和本义连点边都不沾。】

我这里还没有把其他一些次要错误(或者说是问题)列在这里,虽然它们又与业内通常翻译不一样。从这些核心术语的误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几乎不知道自己翻译的是什么东西,所以要么不知道这些专业术语已有通用译词,要么因无法理解文本说的是什么而生造出与本义完全不搭界的译词。

仅仅是这些核心术语错译算不上是惊骇。真正令人惊骇的是,译者以外语相关专业文学博士的身份,竟然屡屡译出念不通顺的译文,比如:

《忏悔录》里对语言的描述,在早期的《论教师》里有过更丰富的描述。(132页)【完全念不通。不知道意思是不是:对语言的描述,在早期的《论教师》里比在后来的《忏悔录》里做得更充分?】

用例证表明的释义似乎可以提供一条走出死胡同的道路,至少一些词语是这样。(133页)【“至少”后面应该加上“对于”。】

在现代英语,我们靠使用引号来把这种混淆的危险降到最小。(134页)【“英语”后面应该加上“里”。】

他一度对斯多亚学派很感兴趣,但是他主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哲学的自然领域和伦理学领域。(135页)【应该是“哲学中涉及自然的方面和涉及伦理学的方面”。】

我试图理解您我的上帝如您一样神妙的纯一和不变,好像您也是一个伟大和美好为其属性的主体。我设想伟大和美好是您作为一个像一个物体一样的主体所固有的属性……(135页)【完全无法理解这里说的是什么,因而无法修改。】

当谓词“人”和“动物”用于表示一个人的时候,例如苏格拉底,他们在实质的范畴内对命题的主项阐述……(136页)【两个问题。一是“主项”前应该加上“进行”。二是注释项“例如苏格拉底”脱离了被注释项,这是不合汉语语法的,也是常见的硬译错误。这个短语应该以括注的形式放到“用于表示一个人”的后面。】

偶然属性是属于或者不属于某个特定个人的一个谓词,对于那个人的存在并不抱有偏见。(137页)【偶性并不只是人才能有的,所以“个人”多半是“个体”的误译。另外后一个分句无法理解,偶性又不是人格体,何以能对谁“抱偏见”?】

这一类不仅逻辑真理,即包括现代逻辑学家所谓的“形式蕴涵”,而且还包括其真理凭借科学探索才能发现的假言陈述。(140页)【“不仅”后应加上“包含”。“其真理”应该改为“其之为真要”或“其真理性要”。】

所以,倘若我们欲使逻辑令人满意,那么我们必须从对语言的语法成份令人满意的描述开始,诸如名词和动词等。(141页)【注释项“诸如名词和动词等”脱离了被注释项“语法成份”,应当改成括注放在“语法成份”之后。】

亚里士多德曾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过区分,他的立足点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包含着时间的表示。阿伯拉尔抛弃了这种观点:动词的确与时态同行,但名词同样暗含着时间的参照。(141页)【冒号的语法作用是提示出“这种观点”的具体内容,可是从语境判断,冒号后面的内容却是同“这种观点”完全相反的内容。应当把冒号改为破折号。】

它们正是凭借唤起相应的思想来意味着某物,也就是心灵记起世界上的事物的概念。(143页)【注释项脱离被注释项。】

离开了普遍名词“人”,就没有普遍的人,这是唯名论的真理方面。(143页)【应该是:除通称词项人以外,并不存在作为普遍的人。】

在心灵里把一个概念与另一个置于一起以便于呈现它们为其概念的事物之混合或相同的时候。(152页)【完全读不懂。】

这一类比理论被邓斯·司各脱否定,一是就理论本身而言,二是把它用于宗教语言的时候。(159页)【欧式语法】

存在之概念不等于存在之概念存在之概念。(161页)【该用引号却不用,把人搞得一头雾水。】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司各脱〕被认为是关于逻辑学与语言学界限的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的作者:年轻的海德格尔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思辨语法》。(162页)【一是冒号前后存在欧式语法,结果导致本来是人的“作者”经冒号“提顿”后就变成了一部著作。这里应该通过增译法而使译文通顺,比如把冒号改为逗号,再加上“这部著作就是”。二是最后一个分句本身就不通顺,不是让海德格尔“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作为海德格尔的研究对象”(应改为“作为年轻的海德格尔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思辨语法》”,或者改用更符合汉语表述句子:“〔这部著作就是〕思辨语法,年轻的海德格尔曾以它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

另外142页阿伯拉尔对being的讨论,翻译也很混乱。这里讨论的是“是”这个词的系动词用法和存在的用法。文本里的意思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这两个用法的差别就在于,当把“是”后面的表语去掉,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是”时,“是”就表示存在。因此这里的be(is)只能统一译为“是”,而不能一会儿是“是”,一会儿又是“存在”,以至于让原理和例证都对不上号了。

这本书其他章节我也翻了一下,发现一样有重大的翻译错误。看来又只有下次把这本书拿来卖了。

看了这么多很有档次的学术著作都被译成这样,不管译者是专家教授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百姓都不例外,我就实在搞不懂国内译著的出版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了,难道这个过程不管经历多少步,都缺乏一个“把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