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人眼中的美》读后感锦集

《中国人眼中的美》读后感锦集

《中国人眼中的美》是一本由长北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眼中的美》读后感(一):中国人眼中的美

本书抛开了以时间线或是人物线为脉络,常规解读美术的套路,从传统文化的表达、中式审美的角度出发,总括了一些特点,“意在言外”、“比德思维”、“吉祥意识”、“曲线旋律”都是作者在深研儒家文化和传统艺术中得到的体会,并引证了很多详实可观的作品。书中素材囊括广泛,从宫廷器物到文人画,从宗教雕塑到民俗刺绣,从石刻到书法,从园林到戏曲,丰富易懂,适合对中国审美感兴趣的读者。 #编辑赠书#

《中国人眼中的美》读后感(二):诗性中国

看完这本书,突然想去逛逛博物馆了。书里用到了很多插图,不仅有故宫天坛,亭台楼阁这样的建筑,还有很多书画器皿等物件。 不同国家与文化的审美意识不仅提现在大型建筑上,同样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比如第一章中提到的法天象地,作者用了筷子为例,中国筷子的造型暗合天圆地方,日本筷子尖而短,韩国筷子则造型扁平。第二章中的“礼仪”则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和穿着的服饰中。 我很喜欢有些章节的最后一小段结合现代审美的议论,前面的内容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介绍,是学习和输入的过程,而这一小段内容则会引发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意义和概念是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在过去,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天人合一”的概念包含着人寻求天——既自然的接纳的愿景,是自下而上的祈愿。可是现代的人类自认为凌驾于自然之上,如今再提到“天人合一”,更多追求的是平等,寻求人与自然的共存之路。 中国的“礼仪”背后是权势,而西方文化的礼仪背后是宗教信仰。所以中国的普通人对礼仪带着一种反抗的情绪,而西方人则是打从心底认同自身文化中的礼仪制度。 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九讲,吉祥意识,因为这一讲的内容和我喜欢的符号学相关。人们在物品上寄托了对吉祥的祈愿,于是一些图案就有了特定的含义,在现代,这些吉祥意识脱离了封建迷信,脱胎成为了美好的祝福。最常见的就是婚礼上的各种讲究,比如我自己结婚的时候才知道,在床上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意味着早生贵子(谐音梗是要扣钱的!)。其实符号学在东西方都有,不过?西方符号的意义多来源于宗教,而中国的吉祥意识多来源于民间,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普及的系统。与第二讲的“礼乐传统”结合后,还形成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用在朝廷及家族中,长幼有序,上下分明。 吉祥意识还可以和第八讲中的“比德思维”结合,就像文中举出的例子,梅兰竹菊既能展现出文人的风骨,又是象征吉祥的符号。 说到审美意识,我的第一反应是有形的艺术品,比如建筑、书画、工艺品,最多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服装。其实书里讲到的不止这些有形的艺术,音乐、舞蹈、诗文都是承载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这本书帮我理清了中国人审美意识的特点和发展脉络,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人眼中的美》读后感(三):中国人眼中的美

人们对于美的认知是有明显差异的,并且人们对于美的定义也在一直不停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细微的变化,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习惯就会让此刻的我们有些不太理解。

关于美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还可以是一件器物,一种建筑,一曲舞蹈,或者一首诗等等。我们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中国人眼中的美是怎样的呢?

最近我读了《中国人眼中的美》这本书,本书从思、气、神、意四个关键字切入,结合各类艺术实例,爬梳大量国学典籍,探寻中国人的十大审美意识,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人们对于美的感知是会受到集体意识,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的,虽然每个人眼中的美有所不同,但也会有一些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就像对于一些问题的探讨,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些各自独到的想法,但往往能够有一些共识产生。

《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也就是说,中华造物讲究顺应天时地气,材料取自自然,适当加以人巧。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成为中华几千年来造物活动的总法则。

自古以来,中华人民对于自然是有感知的,也有敬畏之心的。对于自然界中的美,我们也会不断地探索,以一种谦卑的心态去挖掘。

人们对于天地万物有的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越来越奇妙的想象,以及越来越有逻辑的总结。尤其是道家,讲顺应天时,无为而治,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在这本书中,作者透过故宫、天坛等古典建筑,剖析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怀。一方建筑,并不仅仅是为了供人居住,乘凉,而是充分考虑了多方面的条件,用一种创造美的心态来进行设计建造。

天人合一的境界,本身是带有一种对于美好的憧憬的。人渴望从这种境界中感受到极致的美与平静。

在文人山水画里,我们追问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深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享受人生之美乐的同时,我们也对生死有了更多的感悟。 我们还可以在中华传统装饰图案中,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景的祈盼;从书画、建筑、音乐、舞蹈到造物,体悟中华艺术特有的大象之美……美成为一种独到的追求,指引着我们生活的方向。

读懂了中国人眼中的美,就读懂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眼中的美,其本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中国人眼中的美》读后感(四):《中国人眼中的美》一个新的角度看华夏的审美

全书从“思、气、神、意“四个角度去看华夏之审美,令人耳目一新,也非常有地域特色,这种思考方式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可能便是中华几千年来造物活动的总法则了吧?

中国人的美学是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关的,当天地混沌之时,人们就会观察其中是否有让人为之惊叹的美的存在。在四时交替之时,人们又容易颜色的变幻打动,沉浸在那生命的萌动与勃发。在阴雨明晦之时,人们又容易陷入雾变与光影的痴迷中。年复一年,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就会累积与升华,人顺应着大自然,四季轮回、昼夜交替、阴阳律动,人与自然形成了特殊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让天地关怀子民,子民由内及外的敬畏天地。“天人合一”产生了一种人生理想、一种道德境界、一种审美情怀。人们在精神上自得自足,人在与大自然“合一”的过程中,自身修养到了“合天”的境界,由此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

华夏之美学内在就在于“”大象之气“,这是我们这个文明与其他世界上主要的二十多个文明的主要差异之处,能够领悟到”气“的存在,就能感受到华夏美学的精髓。而具体能够领悟多少又完全看各人的修养与素养。

“象“的概念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细微的有形生命中,领悟宇宙自然的大气象。茫茫宇宙,到处有可见不可形的”象“,有限的”形“里也蕴藏着无限的大象。很多花叶纹,看实,是花叶;看虚,可能就变幻成云丝,两者之间,阴阳转换,无始无终。仰望天空,白云在蓝天之下漂浮,但云与天并不能看出清晰的边界,人们便构想出用云纹来表现茫茫宇宙游走变幻的”气“与”象“。气象万千,令人惊奇。建筑是无生命的,但人们可以用智慧将气象赋予在建筑之上,并经过岁月的积淀来养气,让后人更加敬仰这种气势。

“西洋文化之中心在宗教与科学,中华文化之中在道德与艺术。“彼此的根基不同,自然审美的方式也就会出现差异。而中华的美学更偏向于魏晋的玄学,让人去联想,去思考,而不简单落于表面。

《中国人眼中的美》读后感(五):中国人审美观的内涵与精神

《中国人眼中的美》中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中国人认识中什么才是美的?中国人的审美观带给读者怎样的文化思考?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和文化自信有什么内在联系? 中国人眼中的美包括思、气、神、意四个方面。看到“气”和“神”的时候,我想到“气定神闲”这个词语。“气”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元气”,“神”则是人们口中常提到的“魂儿”,用“气”“神”形容人的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元气充足稳定,魂儿也仍在原处闲暇着,那多是一种悠然自在、镇定安宁的心境与状态!特别喜欢老师讲的“大象之美”的那一部分,象是指可见的气化了的物质形态,直指世间万物乃至宇宙可见可感而不可形的生命力量,“象”从“气”生无“气”则无“象”,正如老子所说“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象”是可以看得见的,又是时刻变化着的,而且是无限的,在细微的有形生命中领悟自然与宇宙的万物,原始社会中,先民元气充沛,原始陶器真力弥漫,比如汉唐雕塑也具有蓬勃的气象,在没有生命的建筑之中,天、地、人的参与式建筑,有了活体生命般的气场。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也成为玄学家们争讼不已的话题。中华高明的文艺家不像西方的文艺家那样,洋洋洒洒恨不得将话说尽、将笔用完,而是收敛着、有分寸的地说那些不想说、不方便说的话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使艺术作品如轻云薄雾般委婉含蓄。无论是中华诗歌的创作传统,还是中国图画的别有寄托,文人往往自有深意,意在言外。 《中国人眼中的美》时常从哲学思维的角度切入问题的深处,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正如引言中所说中华古代文化是诗性的文化,中华的古人也擅长诗性的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诗性的思维是多比兴多联想多想象是哲学的和艺术的而不是科学的。以中国人眼中的美解读中华文化,通过中国人的独特审美,也会发现审美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且不可分割。作为现代人,更要欣赏中国古典艺术、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诗性思维,以诗性思维和科学思维,逻辑思维互相补充,获得更加愉悦的审美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