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读后感摘抄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读后感摘抄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是一本由[英]乔治•亨利•梅森 等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读后感(一):洋人看清朝

我们也希望能够以一种更加吸引人的方式来告诉年轻人,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长什么样子、他们穿什么服装、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又是怎样的。我们自信地认为,这本书能够为孩子们提供很多的乐趣,又会帮助他们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中国缩影》前言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读后感(二):清代人物众生相

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清朝的历史对我国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多尔衮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入关20年内,清先后打败了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统一了全国。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王朝之一,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清朝是人数最多的封建王朝,是我国转型的重要时期之一。

清朝人物形象丰富多采,是珍贵的民族民间风俗遗产,在我国民间民俗园地中独具一格,占有重要地位。清代人物形象是以特定的历史环境为背景所产生的,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平民百姓,都有着与以往朝代所不同的特点。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是一本全面介绍清代人物形象的图鉴书,主要包含《中国缩影》、《中国刑罚》与附录三个部分。《中国缩影》首版于1834年,是西方最早介绍中国风俗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20余张精美的版画与4万余字的解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市井小人物。《中国刑罚》首版于1804年,开创了中国刑罚研究的先河,从此中国刑罚及其背后揭示的民族性的研究逐渐成为西方汉学一个主要支派。该书的22张彩色版画也成为西方艺术史上的永恒经典。附录部分收录了著名插图摄影师威廉•桑德斯的《修脚》《缅甸大使觐见中国皇帝》《驻法公使曾纪泽》等罕见的彩色影像30余张。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读后感(三):镜鉴

西洋镜本来是指旧时欧美流入我国的一种逗乐装置,利用光学原理在一个暗箱中播放画片,画片多为西洋画,故而得名。而今我们看这本书,内容虽然是清代的风俗人物,可却是出自外国人之手,也算是不负其实了。

图鉴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是《中国缩影》,乃编者从北京古玩市场上拾遗所获,作者不详,主讲清帝国居民的风俗、习惯、性格及服饰;其二是《中国刑罚》,由英国上校乔治·梅森所作,展示一系列刑罚手段;其三是《环行世界·中国风俗》,是由威廉·桑德斯拍摄的,后期手工上色而成。附录里另有一些珍贵画作,皆为编者多年收集珍藏,难得一见。

就目的而言,几位著者的本意是要将清代社会介绍给其本国儿童乃至成年人了解认识的,于国人而言,透过外国人的眼睛回看自身历史,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在《中国缩影》中,描绘了贵族妇女、官员、胥吏、士兵以及一些社会底层职业者,贩夫走卒选取的很有代表性,例如,狗贩子、月饼师傅、守夜人等,在外国人看来新奇,同时也能反映社会结构和劳动人民生活。其中提到了虎衣武士,这个兵种在我国历史记载中都非常少见,据传战斗力等同于清朝的特种部队,身着虎皮服,手持藤牌,藤牌抵御力强,可以挡弓箭,也能挡住一些杀伤力不很强的鸟枪,在对俄战争和平定准格尔之乱中战功赫赫。当初组建时可能是取虎灭洋(羊)之意,也有说虎衣能惊吓马匹,对骑兵作战很有利。现在对虎衣武士的描绘多来自于外国,也算是长见识了。

虎衣武士抵御英国侵略者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读后感(四):读完后,庆幸自己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社会。

也在某些层面上觉得,可能从外国人的第三视角去观察清朝的中国是比较客观的。

出乎我意料的是,文字部分翻译的很流畅,内容没有严重的颠覆认知的部分。

不过最后一部分的附录,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形象就有很明显的外国人化了。哈哈看图

西洋镜09

7.4

[英]乔治•亨利•梅森 等 / 2017 / 台海出版社

笔记

《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读后感(五):从风俗看历史

我一看到这本《西洋镜:清代风俗人物图鉴》的封面就特别想要,也是西洋镜系列六本书里唯一让我有这种冲动的一本,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拉扯着风筝,一个举着糖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令人不自觉的想翻开书,去一探究竟。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应该只有清朝的服饰最为特别,满洲人入关后,强迫汉族男人剃发,只留下头顶的一小部分,然后编成之前提到过的辫子或者尾,这对深受儒家思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来说,的确是一段屈辱的时期。不过对汉族女人则是一件幸事,不必裹小脚,不用忍受把脚掰折的痛苦。而清朝强制实行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并破坏了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文化。

此书由英国人乔治•亨利•梅森所著,他的专长是人物肖像及风景、风俗画,故书中包含不少他亲手绘制的精美人物画,上至官吏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尤以各种市井小人物为主,完美的记录了清朝的社会风俗。或许因为他是英国人,总有点瞧不起中国的心态,书里的文字或多或少表现出一种鄙视,讽刺着中国人的愚蠢。但不管作者的初衷如何,这本书里的资料都是研究清朝的宝贵资料,也是我们后人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来源。

全书主要由中国缩影、中国刑罚、中国风俗、附录四部分组成,作者用详尽的文字,配以图片的形式,细致又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情。在中国缩影和中国刑法里,作者皆是运用手绘的方式,先是细腻的描绘了当时清朝各个阶层的服饰特点,之后则是讲述了清朝哪些残忍的刑罚,要知道在过去,刑罚的存在除了是对罪大恶极的犯人的惩罚,更是在极大程度上突出统治阶级的地位,因此大多刑罚都是不人道的,用野蛮的手法折磨着犯人。中国风俗与附录中,不仅仅局限于手绘,还有不少黑白照片,配上简洁明了的语言,轻而易举的让读者了解到当时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也见证了历史的变革。

看完书,不由得感叹作者身为一名外国人,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较为全面的解读了中国社会的风俗文化。尽管书中有一写作者的主观想法,但这本书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清朝历史的记录书,值得中国人多去研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