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读后感锦集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读后感锦集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是一本由(法)安德烈·纪德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读后感(一):学习流水账(061121)-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纪德可以说是对于存在主义浪潮十分关键的人物。他对于尼采、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推崇,对于萨特、加缪这一批人影响很大。当然,纪德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传道者,他对于世界的观察饱含激情,同时又保留着应有的谨慎,例如他的访苏日记。

1923年,纪德出版了这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专著。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读后感(二):一个天才的癫痫病患者

纪德的这本书重又燃起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兴趣。他是天才,是所有癫痫病患者中最有才的一个。有时候,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只有面孔的差别,俄国式的澎湃激情比法国人的略为严寒,中国人曾经很吃这一套——但确实合肠胃。纪德引用了一句格言:习俗造一切,甚至爱情。的这真是太准确了。“如果他们没听人说起过爱情,有多少人会从来不知道爱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疯子对人类情感的细微毛孔,奔腾的欲望,每一个颤抖都有最精确的描述。我还想多写一些,但是不能够了。福克纳在诺贝尔获奖辞中再三提到:endure。这真是太真实了。

我们给了自己一座大山,然后是无休止地跋涉。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读后感(三):当世界恢复“一体”时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吧

2008年9月20日凌晨读完这本书。记录如下:“这样的书,往往置身于整个人类的整个世界中。看到位于核心区的两颗伟大的心灵的会晤以及灵魂的碰撞。所见所感是一片‘光明’。”……近来深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纪德的眼里,看到另一个被深层次剖析的努力恢复完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感觉世界再次恢复为“一体”……(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读一个人的作品;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纪德是怎样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阅读改变历史进程,再次得到了印证。)……还想到库切的小说《彼得堡的大师》,也是一种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阅读,库切是有形象参与的阅读,同时带有小说艺术的创造的阅读……再回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怎样阅读普希金上,这整个世界就变得如此完整而坚固——少了谁都不成其为世界——少了俄罗斯就没有欧洲……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包围”式阅读……书中有一句拉丁语:Homo sum,et nihil humanum,意思是:我是人,人类之事没有不关乎我的。还有一句拉丁语:Et nunc,出自《福音书》,意思是:从现在起……先记住这些再说吧……总而言之这本书太美好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杂加上纪德的良心……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读后感(四):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有人说纪德写这本书就像一个小粉丝在向偶像表达无上的敬意。我不这么认为,诚然陀思妥耶夫斯基比纪德伟大,但纪德也是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拿,虽然他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陀氏的推崇,但依然能感觉到他骨子里的孤傲。在第六次讲座的开始,他自己承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我,常常是一个借口,我是借他在表达我的思想。”当然,纪德在借陀思妥耶夫斯基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不能歪曲陀氏的思想,如此直接引出一个结论,就是他俩英雄所见略同了。纪德有话想说,结果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发现想说的都被陀说过了,而且说得更好!这时候通常会产生两种情感:崇敬和嫉妒。我不敢说纪德对陀氏没有一点点嫉妒,但至少前者占了绝对的上风。因此,他在借陀氏表达自己之时,也像一个忠诚的朋友一样,向世界介绍、推荐陀氏。他给了我们了解陀氏的许多把钥匙:关注个人问题超过政治、社会、道德问题(p.74);类似点光源与阴影的写作方式(p.81);知识、爱欲、信仰三个层次(p.96);思想与行动的相反相成(p.122);自我放弃而人-神降临(p.135)……。之所以有这么多钥匙,正是因为陀氏太复杂了,陀氏太难概括、太难转述了。即便才高如纪德,整本书读起来还是觉得如此散乱,最精彩的句子也都不是他自己说的,而是他引用陀或其他人的(如布莱克),因此,要推介陀氏,恐怕只能说,去读他的书吧,那里有全世界。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读后感(五):在他面前,他也只是个粉丝

我喜爱的他写我喜爱的他,无比珍贵!

在我心目中,纪德从来就不是顶尖作家,他的小说阅读快感大于实际意义,但是我喜欢他用巴黎式的思维思考俄罗斯式的问题,有奇异的异国风味,轻松却不无聊,巴尔扎克相比之下太过于写实而有点腻味了。当然之前我也不知道他对俄罗斯文学竟然如此关注。不过一向信任他的品味,从他的文字不难想象他是个优异的读者大于作者,所以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极力推崇也就不奇怪了,尽管这是如此难以理解的作者,他是真正的顶尖!

世间的作者追求的不过是灵感和毅力,纪德是前者,放浪洒脱仗义执言,他的一生在别人看来足够精彩对他自己或许缺乏一点重量感;普鲁斯特是后者,是上帝的恩赐。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兼具,纪德像个小粉丝一样注意到这点,并且上窜下跳拍烂巴掌要别人也注意到自己偶像的超凡脱俗。灵感就像一条鱼,一不小心就从手里滑走,大概所有写字的人都会碰到这样进退两难的时刻,就着手里的几个鳞片继续下去还是重新抓那条鱼,大多数作者不喜欢自己的作品那是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条鱼本来应该的样子,并且懊恼于最后的货不对板。

在迷恋索尔仁尼琴之后我曾想过排名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能赢过他么,更现实更年轻更反抗的他?或者更宽厚更沉稳更自省的托尔斯泰大爷?他还是那座高山,在所有俄罗斯人前面。索某锋利太过(中国就少一个他呀,大叹气),老让我想到叶卡捷琳娜女王对叛乱者说的,你们只会毁坏,国家不会因为毁坏而继续(大意哈,顺便说,那个电视剧暴好看)。托大爷则多少还是局限于自己的贵族身份了,任何人都不能拎着头发把自己拎起来,这不是他的错。陀唯一的问题就是太难念了,对绝大多数人,这都是条太大的鱼。

唯一可稍与之媲美的是罗曼罗兰写贝多芬,可惜罗曼罗兰不谱曲,没有纪德如此深刻的将心比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