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1917年3月》读后感摘抄

《1917年3月》读后感摘抄

《1917年3月》是一本由〔美〕威尔·英格伦(Will Englund)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元,页数:4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17年3月》读后感(一):回头望百年,历史证明你是对的

每人的一生,都会有无数个重要时刻。或悲或喜、意义重大,又难以忘记。 回顾历史,世界也会有重要时刻,其中一个就是1917年3月,改变世界的一个月。 在1917年3月5日,美国威尔孙在第二次就职演讲中表明了他要改变美国乡巴佬形象的决心。 但他并不想让美国加入战争,甚至坚决要远离战争。 然而,在1917年3月底,威尔逊却改变了主意,国会投票支持对德国宣战,从此美国变成世界大国的新角色。 1917年3月,美国徘徊在一战边缘,俄国即将拥抱革命,并最终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命运,也决定了20世纪的世界新格局。 书中的那句”革命到来之日,即是尸山血海之时”描述了每次战争给生命带来的危害。然而当国与国有利益冲突时,总有一些因素让他们疯狂。 就像《纽约邮报》所讲:聚焦 1917年3月,海量的信息重塑了一战时期,政治的风云变幻和被淹没的社会潮流。 《1917年3月》以不一样视角来解读这个重要的一个月,作者英格尔以一个全新的且有说服力的切入点,讲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1917年3月》读后感(二):愿世界和平

想了解的历史的我,拿到这本书后一脸懵,我以为只是单纯的讲述3月发生的故事。没想到作者是通过3月的媒介,让我们从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所发生事件出发,去了解历史。

很抱歉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我都毫无印象,如果细细研读得先读完欧洲的历史和美国的历史,但他的名字太过类似,我记住名字都做不到,只能记住几个地名。

如果是有想法了解这段历史,建议有点历史基础再上手阅读,不然傻傻分不清历史事件就有点影响阅读体验。

《1917年3月》这本书是由威尔·恩格伦撰写,多次通讯记者的身份去往莫斯科调查,再对于档案资料报刊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才有了此书,说白了接近史实也不为过。

1917年3月,俄国的二月革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这本书以这个事件为前提为背景,分析了在二月革命的掩盖下,其他国家的暗潮涌动及其结果。3月不止发生了这些,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本书为你解惑。

阅读后,某个国家的强盗逻辑简直领我心生佩服那那都有他们的身影。看着威尔逊的演讲,号召美国人民以守护的名义,将和平的光芒播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以和平的名义,去挑拨离间,发动动乱,脸皮厚得乃世间罕见,绝无仅有,天下无双!

自古以来,革命和战争对于普通群众来说,都是不太友好的事情,粮食、自由、利益、或者外来因素等种种原因诱导了新篇章的开始。这时候人命是如此廉价,大大小小的战役,死亡人数都是以万为单位甚至百万,书上的数字,轻飘飘的,却压得让人喘不过气。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政治家通过收买人心,通过战争,来获取利益,把人命视如草芥。他们表面上装作很爱国,实际上谁知道呢。

这时候,我无比庆幸我是生活在新世纪20年代,更加庆幸自己是在种花家,在那个年代,我只是炮灰,在这个年代,我可以自由自在,发挥自己的微光。

虽然以后可能因为新武器,新世纪的到来,战争还是到来,毕竟没有永恒的和平。但现在,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1917年3月》读后感(三):风起青萍末

零散的事实总是容易被宏大的现象掩埋,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大事件的爆发是突然的。当信号响起时,前期的积累已经散落为蛛丝马迹,成为大事件带来宏大记忆之外的隐约回响。《1917年3月》一书重点关注了大事件中的蛛丝马迹,正是这些蛛丝马迹串成了改变世界的一个月。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得原本互不相关的两片土地,成为了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命运的关键点,又是什么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长达200年的统治,这些种种事件的背后或许比事件本身更重要,正是微小的异动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微观个体叙述带来的好处在本书中是显而易见的。无论记录对象的身份是总统、外交官、推动事件发展的领导者,他们首先都作为个体保有了个性,不同人性格的差异往往会在大事件发生前夕被放大。或者更准确的说,个体性格与时代背景交相辉映,最终既放大了个体个性中的极端点,也助推了时代的变迁。可以说具有关键作用个人的性格在大事件前的影响总是更为突出。这一点在对比威尔逊总统与罗斯福之间的性格差异、决断和相互影响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微观叙述还能够突出关键性小事的作用。许多重要决策的做出,当然是慎重思考和反复推敲的结果。但是真正做出决定按下按钮那一刻,又有很大概率受到随机事件的影响。在1917年的3月也并不例外。甚至可以说,越是重大事件发生时,随机事件的影响越显得匪夷所思。无论人如何理性,总是避免不了感性的影响。而这种感性影响之下人的反应,最终作用于大事件之上,由此而生的巨大影响往往令人唏嘘。

事实上,当我们对历史的关注越发沉淀于细微,关注细节时,我们往往更能体会斯时斯地人之心情。站在结局回顾过去时,大部分人都是上帝视角,总是能够做出更为理性、正确的决定。但是历史并非如此,历史不是被决定的,而是被记录的。为了更好的认识历史,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盲人摸象”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窄视角,只有体会到斯时唯有在方圆之间挣扎妄图看到全貌的痛苦,我们才能感受到每一次历史事件中个体的决策,体会到偶然与必然之间的模糊地带,方能更清晰的体会到现实无常。事实上,简单从宏观视角的反思往往能带来直接的结论,例如珍视和平、反对战争。但是进一步追问这个结论背后的理由,宏观层面的记录、叙述往往是做不到的。唯有深入微观,才能体会到阴影笼罩下的恐慌、不确定与国家撕裂的痛苦。同样也才能更为深刻体会到做决定的艰难与不易,自然才能明白审慎的含义。只有在这样的微观视角下,我们才能理解一个月甚至一天对于世界的影响。

《1917年3月》读后感(四):我们除了不幸的生命还能失去什么

往往一瞬间的决定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更有一些时候,一些决策的连续出现最终会改变世界的格局。而在整个世界陷入一战的时期,各方的不同决策将整个世界推向了不一样的方向,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太多事情都发生在了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在那段时光之中,美国选择加入了一战,俄国却选择拥抱了革命,整个世界的局势突转风云。其实决策的前置工作在三月之前就已经初现端倪,之时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了三月,于是那个三月成为了改变世界的一个月。

其实从1917年1月开始,很多国家已经在做好准备,当时的俄国革命的准备工作已经在筹备过程中了。列昂和尼古拉虽然身处在繁华的纽约,却未曾受到环境的影响,两个人在租住的房间内商量着与革命有关的各种准备事项。列昂坚定地认为人们不能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如果我们一直活在旧世界里就永远无法触及更好的生活,因为你的生活将被永远制约。

俄国的革命主要是为了实现民主自由,而对于民主,西奥多的看法是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和平时代生活,并且每个人都会充分履行自己对这个国家的义务。当灾难在1915年和1916年降临到俄罗斯军队身上的时候,俄罗斯人民明白革命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虽然在12月的时候,德国发出了和解的请求,但是俄国军方认为牺牲已经造成,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完成要做的事,随后政府向外声明战争的目标是解放波兰以及博斯普鲁斯海峡,一边打通前往地中海的通道。

俄国的二月革命最终也发生在1917年3月8日,之所以称为“二月革命”,只是因为在当时的年历算法上是二月。那么在这段时间里,美国都经历了一些什么呢?美国自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起,美欧之间的贸易一度蓬勃发展,所以这也可能是导致美国最终加入一战的原因之一。美国将沙俄的革命视为敌对势力,她们认为这样的国家是进步与自主的绊脚石,各个层级的人的连番演讲都在宣传这样的思想。好在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最终的罪魁祸首是德国,人们普遍相信德国并不冤枉,这也才能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革命。

对于战争,几乎所有人都是深恶痛绝的,我们在过往的历史学习中多少都了解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但是这个三月,在历史上改变世界的一个月却教会了我们更多。当我们回看历史的时候,当我们拨开血腥的迷雾,我们就会发现在战争中有太多太多的决策在影响着人们的进程。战争体现的远不止残酷,还有人性的体现,尤其是当你真的置身过战场之后,你可能对于人性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而如今的我们也只能通过文字的叙述去触及一二。

《1917年3月》读后感(五):山雨欲来风满楼

那是一个被历史理论浓墨重彩强调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中渐行渐远趋于忘却的时代。活跃在历史舞台的鲜活面孔,总会在风吹雨打之后失去施朱傅粉的兴趣。不过,1917年3月却是例外。

普利策奖获奖记者威尔 英格伦以其超凡的文学才能引领读者关注发生在这三十个昼夜的大事小情。在他的作品中,看得见是沧桑,看不见的是成熟。对于任何时代而言,都会出现数不清的被叙述者,更不要说他们的只言片语,但威尔 英格伦善于聚焦,在林林总总的史实中勾勒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当人作为时代所特有的符号存在时,他们的姓名并不重要,如何扮演时代所赋予的角色,评判权往往掌握在文人的手中。对于评判者而言,关注点在于谁能穿越时代的迷雾,谁就能走近历史舞台的正中央。

《1917年3月》似乎只想向读者证明:1917年为什么是一个关键性的时间点。不过威尔 英格伦论证 的方法与哲学、逻辑无关,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所有的叙述技巧,都离不开主角的语言与行动,不厌其烦地告诉读者如果他们不这么说话、不这么行动,历史将充满遗憾与痛苦。 是历史创造了角色,还是角色创造了历史。精读《1917年3月》,读者不难发现威尔 英格伦的写作思路,他将大量与主题相关的报刊、档案资料、私人书信、日记等摆在面前,从此至彼,由浅入深,寻求它们内在的联系,仿佛透出白纸黑字去还原角色的言语与行动。无论是第三人称视角,还是第一人称自述,读者都能于平静中见喧嚣,于慌乱中见镇定。

尽管历史不可能以一个月、三十天作为起点与终点,但从日至月、从月至年,如同一颗露珠,可以闪烁太阳的光芒、呼吸空气的清新。威尔逊总统的压力、犹豫与自大,尼古拉二世的苦恼、惊惶与忧愁,让读者感受到作为当政者的无聊与可恶。 威尔 英格伦以华盛顿与彼得格勒发生的历史故事,构成了《1917年3月》的骨架。基于此,它向我们展示了深不见底的理性。威尔 英格伦认为:理性总是有限的,不仅因为我们不能看得更远、站得更高,有着生理的局限性,而且在于人类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总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不同凡响,作为当事人,注定将不假思索地承担着创造新秩序的职责!

《1917年3月》读后感(六):美国为何选择加入一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各国之间的争夺愈发升级。在当时,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熟,而德国的崛起标志着其格局被打破的可能。当时的世界格局早已暗流涌动,法德、英德、德日、德俄、俄奥、等国家都有矛盾。最终,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各国分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标志着战争已经打响。战场主要在欧洲,分为西线和东线战场。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也受到波及。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在这次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并且直到1917年,美国都一直保持中立状态。战争对于参战国来说是毁灭性的,然而对美国来说却是致富的机遇。

1914年,美国输出骡子4883匹;1916年,出口数达111915匹;1917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36000多匹。原因只是因为骡子在战争中不容易受到炮声的惊扰,从而导致了骡子成为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直到1917年。美国经济都借此蓬勃发展。农场主、工厂主和有能力受股市暴跌打击的金融家都从战争中受益匪浅。俄罗斯受战争影响,农民被征兵小麦产量降低以至于价格好涨,美国的农民因此去开垦高地平原种植小麦。战争前3年,浓缩牛奶的出口量增加6倍,腌牛肉和熏猪肉的出口量将近翻了一倍。铁路运营输入也上升了43%…由此可见,一战给美国这个中立国带来的财富推动了这个国家的繁荣发展。由于美国众多备战物资都是供给给协约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多少少也会偏向于协约国。

1915年“卢西塔尼亚”号邮轮事件、1917年2月德国宣布进行“无限制潜艇战”、“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多方面原因导致美国被迫战队。比起外界的混乱,美国内部也是混乱至极。陆欧战争让国内经济激涨,而这繁荣成果大多落入了社会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的口袋里。物价高昂、粮食短缺、劳动时间过长等现象激化了工人的抵触情绪。电报事件使人们同仇敌忾,教师们被要求宣誓忠于祖国,媒体撰稿人也被要求着手撰写宣传备战工作的文章。铁路股东的声明显然是针对准备罢工工人们的含沙射影,逼其对国家进行站队。商人、政治家、媒体多方对政治进行推动。

1917年4月2日,威尔逊发表宣战演说:如果美国不参战,西方文明将被摧毁,所以美国要进行一场“结束战争的战争”。在此之前,威尔逊一直表示自己是反战派,就连当选总统的原因也是公开反战。在此之前,1917年的3月,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关于战争的看法,美国各个阶层都为之喧腾。美国的直接介入导致了天平彻底不平衡。

这场世界级战争导致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还促进了科学应用发展,尤其是军事方面。

在本书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对战争的态度。人们或坚定地反战,或从中谋利。面对战争,那些或多或少进行推动的人们,在今天是否还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虽然战争是对世界格局重新洗牌的最直接的方法,但其背后是千千万条性命和家庭。知道自己疼,说明我们活着;知道别人疼,才能证明我们是个人。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就是要不留余力地阻止战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