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5%的改变经典读后感有感

5%的改变经典读后感有感

《5%的改变》是一本由李松蔚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5%的改变》读后感(一):step small是极其重要的

符合斯坦福行为设计福格教授说的:先迈出一小步,这一小步太重要了,重要到你先别多迈一步,stop small, 只给自己一点点的小目标,绝不增加目标,做到了就会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是推动我们进行下一步最重要的动力。刚开始我不会跑步,我给我自己的目标就是先穿上跑鞋,下楼走一圈,一周后走两圈,然后你想既然已经换鞋了就跑一圈,每天的目标就是跑一圈,绝不跑两圈,因为会太累,就这样的慢慢的我可以轻松跑五公里了,如果一开始的目标就是5公里,我估计到今天我也不会跑步的。

《5%的改变》读后感(二):开启改变,其实只需要一小步!

这本书真的不错哎,从头到尾收获都很大。

看了李松蔚老师给许多有困惑的读者给出的解决方法,我总结出来其实对于大多数的心理问题或者人生困惑,大都可以通过"放过自己"来得到缓和。

当自己不再纠结于那些迷茫感、焦虑感和负罪感以后,改变就逐渐开始发生了。书中每一位故事主角的改变其实都没有什么做出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李松蔚老师也从未给出过非常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但结果却是每个人都获得了多多少少的一点改变,改变虽然不多,但对于身处漩涡中心的当事者来说,却如救命稻草一般可贵。

我想大多数时候自己似乎也高估了改变这个词背后所代表的行动量,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也许只需要轻轻迈出一小步或者内心萌生了"想要改变"这个念头的时候,改变就已经成功了。

《5%的改变》读后感(三):小行动翘起大改变

一本介绍心理学实践的书,有很多实际的心理干预案例。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中看到心理老师是用什么样的话术做干预,以及患者产生了何种反应(非面对面)。我十分喜欢李松蔚老师的理念,其实任何人都是很难做出180度转变的,所谓的变化都是微小的行动带出来的,而且能改变自己现状的也只有自己,心理干预做的就是给我们一个翘起地球的支点,让我们不要想那么多,先开始做一点点事。虽然不一定能瞬间拨开迷雾,但行动总能带给人摆脱困境的一点动力。积小成大,利用时间带来的复利,即便是5%的变化也能不断孕育出新的可能,让处在困境中的人感到自己是可以走出来的。

唯一对书中内容的困惑就是过于顺利了,几乎所有的患者在按照作者的指导行动后都回信说自己产生了积极的变化,这不得不让人觉得过于神奇。是因为出书的原因选择了更多正面案例,还是患者本身就是为了迎合,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

《5%的改变》读后感(四):行动的力量大于思考

7月忙碌的间隙看完的,看了12个多小时,写了读书笔记325条。几乎没有遗漏和跳过任何内容章节。书中有5个板块,有自我、原生家庭、工作和理想、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每一块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困惑和烦扰,感受深的章节也有很多。明白了改变,可以通过输入一个微小的行动开始。思考带来的改变不如做点什么带来的体验更深,思考只是短暂的观念转变,而做点什么往往更管用。每次新的行动都是一次探索新经验的过程,当然新的尝试也有新风险,所以人们总是愿意用不变来维持稳态。每次读者的问题,李老师总能直中要害,既理解对方又能提出一些微小的震动,我曾怀疑这些微小的调整对于整个惯性系统而言,是浅显或者安慰剂效应。后来在最后的后记里,看到李老师对自己干预的剖析,突然明白了这些扰动的价值,“无条件的支持,笨拙的仗义”,就是“看见”的力量。大概每次发问,想获得无非就是接纳。而最最重要的,远超一切和个人力量的,只有时间。人们的困惑,只是需要在一个时间节点做点什么,有人扶一把,就会好过许多。李松蔚老师是非常智慧的,也是我认识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路上重要的导师。希望新书大麦。

《5%的改变》读后感(五):助人自助

一、心理咨询怎么助人?助人自助。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改变的资源,咨询师所做的一切,不管实际上有没有真正起作用,都在赋能,催生出求助者自我觉察和改变的动力。 所谓5%的改变,也包含着一个小小的扰动,从求助者发出求助信号,然后被看见被回复就已经启动了。这是我从这本书中领悟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而心理咨询师的存在应该更像这样,我陪着你另走一条路试试,如果你愿意,请跟随,不愿意也没关系,最后你自己也能发现一条合适的路。 促发改变的因素太多了,现阶段做点儿能做的想做的,剩下的交给时间吧。 二、自助者如何自助?觉察加小改变。 阅读书中这些真实的来信和反馈,能够让被同样问题困扰的读者产生共鸣,了解到问题的普遍性和一般性。不管问题有解无解怎么解,大家都是愿意面对问题的人,问题是需要被澄清的,是允许存在的,也是能够被讨论和可以变化的。 没有问题可以被来自他人完美的建议解决。所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存在于带着问题重新看问题的求助者自身。 改变需要承担面对不确定的压力,5%改变,让不确定最小化,缓解改变的压力。 改变也意味着对旧有自我的否定,5%的改变,传达出来的态度是自我接纳,当我们不必非得改变的时候,才会消除了尝试改变的对抗和恐惧,真正去行动。 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干预的实验反馈案例报告,难得在真实,不管是咨询师,还是求助者,大家都要在不确定中突破一步,勇敢探索。

《5%的改变》读后感(六):“你肯定有你的道理,但我没搞懂,可能是我太笨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理想化又开始作祟,内心在回响一个声音“好想拥有李松蔚这样的状态和态度啊!”,虽然看简介心里明确知道他85年出生,而我是个刚踏入社会两年的社会新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拥有时间的礼物和这样从容成熟的经验。但是还是很想成为李松蔚一样,去看见对话者的人。

在做咨询总结的时候,我经常会为了对话者想很多,恨不得从各个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其实最简单的方式也许就是弗里茨 西蒙的那句话“你肯定有你的道理,但我没搞懂,可能是我太笨了”。

要说出这句话真的需要有很强大的觉察和勇气,首先觉察到自己“没搞懂”然后承认“你一定有你的道理”,最后的“太笨了”就像是用自己的脚穿别人的鞋,穿着不合适的鞋走出去试图理解他人的系统,这个行为确实看起来会是笨拙的。

希望再过十年以后我也能成为李松蔚老师这样的人,如果我的系统会把我推到别的地方,那就去别的地方吧,反正冒险才刚刚开始。

《5%的改变》读后感(七):改变,是一场探寻自身真相的勇敢冒险

感觉本书挑选的咨询案例还挺典型的,生活凡此种种也无非这些困扰,但每当我们试图一劳永逸改变时却又力有不逮,而这种无力感是极具破坏性的,会引向自我否定。而作者的观点就是任何微小改变的努力,哪怕5%都能带来积极的心理价值,有助于自我觉察和改善,建立更舒适的身心新稳态。同时也别太纠结于改变的失败,权当是一种探寻自身真相的实验,任何结果都会让你离了解自我更近一步。想来也是,通过“重启自我”来解决问题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因为我们就是自身历史经验的沉积,心智行为模式自有其历史合理性,只是在扩大适用范围时出现了冲突、事与愿违,完全不必因此全盘否定自我,套用一句NLP名言: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那么找有用的“升级补丁”打上便是,大可不必“格式化重装”。而且自我很难强行改变,即使理性认同改变的必要性及其价值,但潜意识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还是会抗拒改变的,它唯一听得进的是行为带来反馈所形成的新经验,只有新经验能提供舒适愉悦的体验,改变才能被接纳。但改变的动静太大会带来心理排异,此时5%的渐进改变就变得很实用,付出小代价获得小甜头,我们便更乐意去尝试,从而形成改变的内生动力开始滚雪球。而且改变一定要靠行动而非通过“想想”来预判结果,因为想出来的“结果”并非真实结果,毕竟我们脑内运行的世界模拟器并不真实可靠,不然也不会和现实世界产生矛盾冲突了,因此脑内剧场千遍不如亲身实践。同时我们要理解不是万事有解的,世界也不围着我们转,要学会课题分离,觉察到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该烦恼能解决的,不要将对外界的不可控内化成自身的焦虑。小步子改变,释然地接纳反馈,再调整迭代,也许就是最舒适的方案。

《5%的改变》读后感(八):对反馈的反馈

李松蔚老师的反馈实验,我大概从2019年就开始追着看,书中提到的很多反馈我至今还印象深刻,甚至对当时的评论区也历历在目。比如喟叹一事无成的“执小姐”,当时评论区都夸她文笔曼妙,我也认为她才华横溢,但她却似乎看不见这些已有的财富,而“执”于那些失意之中。反馈实验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也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

如今集结成书,再看又有了新的况味。一则许多跨越两三年的反馈如今又有了新反馈,二则李松蔚老师对自己的反馈有了新的反馈和复盘。我好像在一个个反馈中,看到了李老师自己思想的迭代,看到他在接收读者反馈后,是如何调整、打磨自己的语言,以对“新反馈”进行验证。这也循环地印证了“反馈”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总结起来,这是一本有关“改变”的书,但它又完全不同于普通的改变类读物,它给我带来的启示是:人生中的重大改变,往往是由那些微小的改变所累积而成,而要达成某个宏伟的目标,最关键是往前迈进一步。我有时感叹李老师的智慧,似乎他总能在缠绕的线头中找寻到解扣的那一根,但在后记中,我又读到了李老师的谦卑和坦诚,或许,原本就不存在关键的哪一步,无论四面八方任意迈出一步,也是离开现状的有效举动。

我恍然领悟到某段时间,我之所以沉浸于思索而踯躅不前的根本原因——不变是容易的,尽管它也许会带来痛苦。更多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渴望改变又无法改变之中。我们一方面相信现状是不好的,一方面又忍不住沉浸在现状之中。那么该如何是好呢?李松蔚每一章节末尾的工具箱,或许是一个改变的突破口,读了这本书后,我也试图从中拾捡出一些趁手的工具,撬动生活的“稳态”,期待着改变的发生。

《5%的改变》读后感(九):一本有温度、有勇气、有启发的小书。

对于心理问题,我一直赞同爱因斯坦所说的:不要用制造问题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这句话也在李老师的书中得到印证(110-111页):以原生家庭为首的“原因论”导致问题被过度分析,“受害者”这个被动无助的角色被过度强化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目的论”却提出了另一种解释: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

“相比于‘哪种叙事是正确的’,我更关心‘哪种叙事’对人有帮助”——李老师在书里这么写到。

这本小书中始终贯穿着这种关怀他人的【温度】,同时也充满着“明知道给患者提建议不明智但还是提了建议”的【勇气】。

于是这44个故事也这么展开了:我们在平实的对话中感受着来信者的苦楚,失望于一部分人的顽固,欣喜于另一部分人的转变。他们的烦恼既有客观存在又有主观臆断的,在真实世界以外不断创造着无数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不就是我们吗?

在斗室中一动不动地坐着,光用头脑,就为自己创造情绪牢笼、六月飞雪、人间炼狱的真实体验。无需任何技术,也无需任何设备……给人的【启发】是:这难道不是一种惊人的创造力吗?

这让我想起《冰雪奇缘》里的Elsa,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因为她失控的能力变成伤人的武器,可懂得运用后,这呼风唤雪的能力又为世界平添了奇迹与浪漫……我不禁思考:是否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超能力呢?既然我们有能力创造地狱,我们是否也能用同样的能力创造天堂呢?

只是转变漫长,奇迹也不会一天发生。邓亚萍说:想要一百八十度的改变,要一度一度的转。

感谢李老师为大家带来这样一本有温度、有勇气、有启发的小书。

《5%的改变》读后感(十):菜鸟心理咨询师的实习路径

个人的最大收获:可能要真的尝试进入菜鸟心理咨询师的行列,书籍很水,很公众号文章问答,很肤浅的心理咨询,但是又应该很有最小的用处,简直就是菜鸟咨询师的实习演练。我想把这套方法帮助朋友,应该如何帮助呢?

小步走实验的科学性和方法、困难点体现在哪里?

首先要看人,不同的人年级、认知不同,看到困难的程度不同,着急不得,

观察,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观察反直觉,快思考、慢思考,观察很痛苦。

总体印象:与另外一本刚看完不久的经典心理学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可以说几乎相反。

1、一个是个例,一个是普遍的各类问题

这是一本结构很清晰分别是问-答-反馈-复盘的网络心理治疗实验的44个故事。

问题都很浅,觉得很多问题都是没有明确矛盾困境的无病呻吟和普遍性的“失败”

2、一个是长程,一个是7天

对于作者的“治疗方案”,更多的是接纳一下情绪,然后就是实验7天。

3、一个是面对面各种心理学技能全用上,一个是网络文字极其简短的叙述和对策

相对于蛤蟆的心理年龄、游戏角色、复杂的社会关系、童年经历、遇到困境、自我探索、人生故事、人生坐标、突破性成长等用到的心理学知识。

本书的心理知识简单易懂。

4、一个是心理治疗师的深度干预,一个是心理认知的一点点松动,然后自我的实验、体察

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很多也真的是改变的5%而以哈哈哈哈,效果待定。

【大大的小数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