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读后感1000字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读后感1000字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是一本由【英】格雷厄姆·拉姆斯登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读后感(一):浅谈“欺凌”

欺凌已经是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相应的报道,什么霸凌之类的,通常都发生在学校之中,当然在社会中也存在。我们以前常见的更多的是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等,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也随之而来,并且更隐蔽。 欺凌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不管对于欺凌着还是被欺凌者,都有很大的危害。对于那些欺凌者,他们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对于那些被欺凌者,可能会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更严重的是自杀;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性格扭曲,甚至可能成为欺凌者;厌学甚至辍学,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失去与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本书轻松、幽默、实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学书籍,对帮助孩子很有帮助。本书分为八章,作者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透过欺凌视角,作者分析了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如依恋关系、安全感、自尊、情商、心理健康等,指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孩子填补心智之墙上的“缺口”,帮助孩子夯实心智、积累知识、提高社交和情绪成熟水平。同时还提出“温室”,我们要透过“温室”这个四面都有玻璃窗户的房间去看欺凌事件,一方面要从受害者和周围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同时也要从“小恶霸”的角度来看。 我们要解决这个欺凌现象,必须要关注“欺凌圈”,里面包括八个角色,分别是欺负人的孩子、追随者、积极的支持者、消极的支持者、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可能的捍卫者、积极的捍卫者,还有受害者。学校应该推动个部门间的合作,创建更健康的学校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家庭及社会,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总的来说,欺凌现象无处不在,我们应该用全面、系统的方法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书中学到相应的知识与方法去思考这些行为,并且施以援手,通过与他们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地给予他们温暖,给他们黯淡的未来带去希望的光芒。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读后感(二):欺凌者在想什么

在我的记忆中,我也见过一些人在校园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欺凌,在当时我们可能根本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除了想办法去惩罚那些欺凌者之外,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度地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些行为。

最近我读了《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这本书,欺负别人,尤其是恃强凌弱的行为确实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但尤其对于教育当局者来讲,对于家长来讲,人们更加需要了解的或许是为什么这些人会那么做。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去作出合适的应对策略。

事实上,欺凌者很多时候其实也曾是“受害者”,他们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目睹过欺凌,或者曾遭遇某种重大的生活变故,或者他们自己就是被他人欺凌的对象。欺凌者经常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了解这一点并不因为着我们要为那些欺凌者推脱责任,而是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去看待他们。

当我们谈到教育这个话题的时候,也会意识到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方面的责任,也是家庭方面的责任。当一个孩子在自己年纪很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自己家长良好的教育与引导,甚至承受了来自家庭内部的欺负,就可能会让他们有些心理上的,以及认知上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看,欺负别人也是社交的一种方式。或许有些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在缺失的情感,当一个孩子觉得欺负别人能够满足自己的时候,他就很有可能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一个人具有较多的攻击性,是否与基因有关呢?在探讨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行为特点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想到基因的影响。不过我们一般会认为,即便一个人会受到基因的影响,对他影响程度更大的往往还是后天成长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

我们有的时候也会看见即使两个人是双胞胎,也会在性格,在行为方式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在不断强化、加固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其中一些行为因为得到奖励并带来满足感而继续存在,而另一些则会被渐渐忽视并最终消失。

影响人们是否采取某种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旁观者的态度。欺凌的现象之所以一直存在,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人们的惯性和不作为,这会让欺凌者更加肆无忌惮。

为了减少欺凌现象的出现,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而且还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共同营造出一个和善友好的环境。了解欺凌者,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他们远离错误行为。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读后感(三):如何看待欺凌者的行为

校园欺凌,是校园生活中不可忽视的话题。在《少年的你》这部电影中,讲述的就是关于校园欺凌的问题,电影中的陈念遭受着三人组的霸凌,因有着小北的保护,她才能免受到魏莱的霸凌,没想到却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魏莱死了。 其实,在霸凌问题上,我们很多人会偏向保护被欺凌的孩子。然而,却很少关心为什么霸凌者会霸凌。就像电影中的魏莱,有着很好的家庭,在学校也是好学生的形象,但是她们为什么会成为霸凌者。 在格雷厄姆.拉姆斯登的《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一书中,从发展心理学看待校园欺凌的问题,关注欺凌行为的原因。 为什么他们会欺负别人?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欺负别人,就算他们天生携带“尚武”的基因。但是,从孩子的出生到长大,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当依恋的,如果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出现问题,比如说父母本身行为出现问题,孩子作为模仿者,或者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而做出同样的行为。 当孩子慢慢地长大,他的生活环境不再居于家庭中时,在家庭中为了引起关注的行为不能得到满足,他们会慢慢利用现在的环境,去进行欺凌,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正因为他们的这种行为,才会导致校园欺凌问题的发生。 难道说,欺凌孩子的人就是坏孩子吗? 就像魏莱一样,她是坏孩子吗?不,她在妈心中也是一个好孩子,当得知魏莱霸凌同学时,她是不相信的。 对待欺凌的孩子,我们更应该把他们的欺凌行为看成是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这和童年时候的经历有关,孩子的童年和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中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酗酒......以及孩子本身承受的辱骂、伤害都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如何去改变? 在关注那些被欺凌的孩子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去帮助那些欺凌者。虽然他们是一个施暴者,但从其他方面来说,他们也是一个受害者。欺凌问题,多发生于学校,如果要遏制这样的情况发生,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需要合作。学校拿出具体的方案、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与配合,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欺凌问题。 希望学校在看待欺凌问题时,能有着更多的重视,而非为了所谓的声誉,一味地隐藏。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读后感(四):原来,校园欺凌的一切根源都来自于他们的“不安全感”

校园欺凌频发的今天,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是否会反思,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欺凌事件发生?那藏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事情发生!看了这本《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我想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去年的时候,看了台湾电影《无声》,看的时候震惊于其尺度之大以及题材大胆,后来才发现原来整部电影都是由真人真事改编,后背发凉的同时,才惊觉,原来,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如此的近……

整部电影的故事,讲的就是在聋哑学校里,x侵的事情不断上演,老师的冷漠让这一切恶行不停循环,甚至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名老师!当事情败露,这样的事情才结束,但真的结束了吗?其实并没有,受害者又成为了下一个施暴者,如此循环往复……

当时我只是觉得,旁观者的冷漠造就了这种恶性事件屡屡发生,但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其实很多施暴者往往都是受害者,而他们之所以会施暴,是为了那一点点少得可怜的“安全感”!

在这本书中,将“欺凌者”分为了不同的几类:

但看完这些欺凌者的分类,我切实地看到了那些欺凌者内心都有一个不安的小孩!以暴力解决问题的强势欺凌者之所以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自己不够强大,所处的地方就是不安全的。而弱势的欺凌者同样在通过欺凌比自己更弱的同伴来获得某种认同或者是安全感。除了纯粹的欺凌者有人格缺陷以外,大多数欺凌者都是在用错误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可能是因为家庭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学校造成的。在这场无硝烟的zhan争中,没有人是无辜的。每一个冷眼旁观的老师、家长、同学很有可能都是这场欺凌事件的帮凶。而他们之所以成为帮凶,是因为他们也害怕被卷入麻烦当中。

欺凌者的世界,往往是破碎的,他们很可能在童年时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所以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人生,但却没有想过这样的方式却给别人的人生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当然,我也并不是为欺凌者开脱,但如果身为成年人的我们不站出来,积极引导,学校方面如果只提倡以暴制暴,那么欺凌方式将无法杜绝。

对待欺凌,我想,也许我们可以像大禹治水一般“宜疏不宜堵”,因为以暴制暴只是在做错误的示范,用惩罚去惩戒欺凌者其实与他们所做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即使进行了惩戒,但欺凌并不会被完全杜绝!杜绝校园欺凌,需要社会的每一个人参与,包括他们的父母、老师、同学!也包括你和我!

愿校园无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快乐地长大!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读后感(五):欺负人的孩子——温室里的霸王花

提起霸凌,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受害者可怜,而加害者可恶,需要严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霸凌别人的小恶霸也需要被了解?也许终结霸凌的办法不是惩罚,而是对恶霸进行心理疏导?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在校园欺凌这个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也许那些欺负人的孩子自己也有心理问题;也许站在他们的视角上,我们对欺凌事件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校园霸凌问题。

拉姆斯登博士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温室里的欺凌。我们不仅要通过受害者的眼睛看问题,还要通过恶霸的眼睛看问题,就像注视一株温室里的植物那样。

格雷厄姆·拉姆斯登是一名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家,获得了HCPC(卫生保健专业委员会)注册执业资格,拥有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同时,他自己也是一名父亲,在教育心理咨询方面拥有着丰富的经验。

作者通过发展心理学角度,深刻剖析了孩童的心理发展、个性形成。读了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全面看待欺凌问题,共同清楚校园霸凌事件。

下面,就让我们打开《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一起走进小恶霸的心灵世界,看看该怎么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事件吧!

作者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校霸不一定生下来就是校霸,很可能是一个悲惨的童年,导致他们成为了校霸。

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疏于照顾,缺失爱,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会变得孤僻,不愿意相信别人,因为他们觉得即便告诉别人自己的困难,也不会有人来帮助他们。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习得性无助”。

童年时代获得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来说相当重要,有一些孩子因为缺少关爱,缺乏同理心,即使伤害了别人也满不在乎。因此,你在学校里看见的那个蛮横无理的恶霸,很可能在童年时是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是一个被欺负的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在儿时没有和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长大以后,在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焦虑,有些人就会用欺负别人的手段来自卫,保护自己。

从社会角度看,复杂的社会鼓励个体成员努力争取一个支配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孩子往往因为他们的童年经历,想要变强,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这些孩子接受了社会有等级的现状,他们希望变得强大,支配别人,占据主导,这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欺凌现象。

因为童年缺少关爱,从出生起就活在一种比较残酷的社会竞争氛围里,这些孩子往往比别的孩子更具备攻击性,更容易感到环境充满了威胁。因此,在别的孩子都能和平相处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会惹是生非,通过欺凌行为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另外,小恶霸们的身上还存在一些非常独特的心理特点,例如,他们不会和人构建亲密关系,只会通过这种威胁和恐吓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这是他们唯一擅长的方式。

他们错误地认为,所谓关系就是超越和支配,压倒和征服,如果他们看见别的孩子在哪方面不一样,甚至比他们好,他们就会为了平衡心中的落差感,去攻击这个孩子,最后就造成了霸凌事件。

因此,欺负人的孩子,其实都是心理有缺陷的孩子,他们内心的缺口造成了他们的攻击欲望,因为他们的痛苦不得不用这种方式修补。被欺负的孩子固然是受害者,但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欺负人的孩子也是另一个群体中的受害者。只有当我们的注意力不止停留在受害者身上,也停留在加害者身上的时候,校园霸凌问题才能真正地从源头上获得控制。

以上就是《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总之,当我们透过一个小恶霸的眼睛看待校园霸凌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像透过四面玻璃一样,可以看到这个孩子不同的心理侧面——可能一个孩子脸上故作凶恶的表情,背后却发出无声的呐喊,请救救我。

因此,要想根治校园欺凌问题,解决源头矛盾是关键。

只有当每个孩子都活在幸福的童年里,感受到关爱的时候,校园霸凌才会彻底从校园中消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